第二百二十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2278 字 4個月前

他為安祿山製定的戰略是征服東北的奚、契、同羅等部族,讓後方沒有後顧之憂。

否則以平盧、範陽兩鎮的兵力,是絕對不夠的。

他們南下的時候,一定要帶著胡兵一起。

這樣才有勝算。

如果契丹和奚效忠唐庭,他們一旦造反,必然腹背受敵,若被牽製,等唐軍其他邊鎮調遣過來,就是兵敗身死的結局。

“大軍已經準備好!待詔書前來,一定攻殺契丹王李懷節,奚王李延寵。即便他們投降,也不可讓他們活著!”

安祿山拍了一下床榻。

“中丞,契丹、契部落很多,即便殺死契丹王和奚王,也很難讓北麵的其他契丹、奚部落歸歸服,需要邊打邊拉攏,許他們利益,組成同盟。”

嚴莊向安祿山說道。

“嚴先生真乃我的謀主,劉邦與蕭何,正是我們的故事啊!”

安祿山已經不止一次向嚴莊和高尚承諾。

他知道想要逐鹿天下,憑借胡人的腦子是不行的,必須有嚴莊、高尚這種知識廣博的漢人讀書人輔佐。

將領他更喜歡胡人。

同族同源,才會忠心。

否則他以粟特和突厥的血脈得到天下,誰又能守護呢?

“待平定奚族、契丹後,中丞可向聖人上奏異象發生,如李靖、李績這樣的忠臣在夢中顯靈,為他們立廟。聖人很喜歡這樣的事情。”

高尚也在一旁向安祿山建議道。

“高先生也是我的張良啊!”

安祿山讀過漢人的史書,知道如何拉攏人心。

一次會談,讓安祿山心安許多。

除了造謠李瑄外,就是積蓄力量,收服奚、契丹,等待機會。

如此大事,隻有安祿山和嚴莊高尚三人清楚,其餘連他的兒子們都不知道。

……

七月下旬,李瑄徹夜趕路,回到湟水城。

他之前看好的工匠公輸青子,已被李隆基免去一死,特令到姑臧城為工匠,聽候李瑄的差遣。

不久後,公輸青子就會被送至河西。

還不待劉晏派人迎接,李瑄就進入城中。

他來到府衙,聽取劉晏彙報工作。

河西和隴右,已經有一大半軍隊到位。

未到位的軍隊,是玉門、寧寇、墨離等軍,無傷大雅。

河東、朔方的騎兵預計在八月下旬,會先後抵達。

所以計劃用兵要等到九月份。

五萬騎兵,其中有一萬三千精騎,五千攜持角弓弩的騎兵,對此戰十分關鍵。

“吐蕃那裡有何動向?”

李瑄向劉晏問道。

此時李瑄的府衙中,樹立隴右、河西、河東、朔方四鎮旌節,威嚴無比。

“回大夫,我軍已探查到吐蕃三路駐紮。其一為與九曲對峙的吐蕃兵馬。其二為赤嶺東山口的兵馬,他們在大半個月前,就讓數萬大軍駐紮在石堡城下,他們應該是害怕我軍再用石堡城做誘餌。吐蕃最後一部駐紮在青海東苦拔海一帶,那裡旌旗遮天蔽日,營壘綿延百裡,似乎兵馬最多。”

劉晏向李瑄回答道:“至於吐蕃讚普在哪裡,還不得而知。”

“吐蕃的布置,像是以防守為主……”

李瑄的腦海呈現一幅地圖,通過劉晏的描述,地圖上出現吐蕃的布防。

如果吐蕃欲進攻,最好是調離更多兵馬,出赤嶺東山口。

或者準備羊皮筏、牛皮筏,大軍從各處渡過黃河,進攻九曲。

從青海東麵方向進攻大唐,不是上策。很容易被大唐在九曲的兵馬出擊,牽著鼻子走。

因為大唐全力進攻青海南的時候,吐蕃需要需要回防。

而安人軍一帶,唐軍可以讓百姓回城,以萬人守一城,堅壁清野。

吐蕃帶著大量士兵深入腹地,需要一定時間。

戰場上,時間是最重要的。

現在赤嶺東山口被吐蕃重兵陳列,青海東部的口子也被把住。

再與青海南部營壘吐蕃士兵,互為犄角。

“糧食,包括河朔五萬騎兵的糧草,是否備齊?”

李瑄先不談吐蕃的意圖,而關心後勤問題。

軍事議會,等將所有幕僚、將領召集齊全,再一起討論。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如果是上等的計策,一定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

“稟大夫,因去年得到百穀城的小麥和青稞,使我軍糧食較為充裕。自今年春天,就征召河隴諸郡,向安人軍城、鄯州城、綏和守捉城,以及九曲新建立的寧邊軍城、威勝軍城、金天軍城運輸糧草,特彆是最前線的赤水軍城,儲存粟米、麵粉,已經超過三十萬石,還有足夠的鹽。”

“我軍在九曲、洮陽設立的官屬牧區,有足夠的牛羊牲畜,可以犒勞士兵。為防止戰事進入冬季,士兵們皆備加厚的纊衣。”

“兵器中,上次大戰損壞的陌刀、盔甲、弓弩、兵器,都已經修完。箭矢、弩矢、備用武器、鐵蒺藜、油脂等皆加大製造,迅速至前線的軍城。”

“按照大夫的吩咐,藥物、繃帶、烈酒,都已經準備足夠。”

“隴右諸軍和河西諸軍一樣,兵卒已經招募齊全,且經過訓練。”

“此次以郡兵為基礎,召集河隴民夫,組成約十萬人的後勤隊伍,在我們的後方,為大軍輾轉各種物資……”

劉晏一一向李瑄介紹各種物資的準備情況。

可以說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準備物資,肯定往多的準備,河隴的五萬騎兵雖多,但憑借河西的錢糧,加上朝廷的衣賜,使他們能堅持到過年。

“以劉判官調度,為宰相之才啊!”

李瑄對劉晏的後勤管理十分滿意,不愧是後世的名相。

後勤之事看似簡單,實則需要麵麵兼顧,籌備預算。

若不足要求,想想方設法去補足、完成。

“與大夫相比,屬下不足為道,隻是做了本職工作。大夫已具軍功入相的資格,我們隻想跟隨大夫,延續大唐的盛世。”

劉晏謙遜地拱手,表達對李瑄的崇敬。

李瑄回長安一趟,又兼任河東、朔方,統禦的兵馬,自大唐建立以來第一人。

河隴諸府衙的幕僚得到這個消息後,皆與有榮焉。

因為他們都是李瑄一手提拔,如果無李瑄,有的幕僚還在為五鬥米而折腰。

李瑄曾向僚屬傳閱李白寫給他的信。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軍皆披靡。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

這樣的描述雖然誇張,但劉晏感覺,李瑄將來必會完成。

“哈哈……劉判官一定能的。”

李瑄意味深長地說一句話後,又吩咐道:“傳令下去,明日召集所有僚屬,諸軍主將。到府衙進行軍議。”

“遵命!”

劉晏點頭,他緊接著又向李瑄彙報其他事情:“大夫,河隴有大族的族長親自向湟水趕來馬牛羊、粟米、米,又獻出一些金銀珠寶,說是要犒勞將士……一共一百多個大族,牛有三千頭,羊超過五萬頭,馱馬兩千匹,粟米十萬石,米五萬石,金銀珠寶共有五車。”

這件事是大事,劉晏必須向李瑄說明。

“大族?還是豪強呢?”

李瑄腦子一轉,就知道這大族的來意。

“眾所周知,大夫您不冤枉不犯法的大族,隻對付橫行鄉裡的豪強。他們害怕您問罪他們,所以不惜下血本來勞軍。”

劉晏直言道。

“那劉判官覺得我該如何?”

李瑄問劉晏。

之前有很大一部分豪強,被李瑄嚇得跑出河隴,搬遷到其他地方。

但總有豪強家大業大,因顧忌沒有搬遷。

他們知道李瑄不接受賄賂,在麵對李瑄鐵騎威脅的情況下,隻能想出這個辦法,希望李瑄放他們一馬,他們一定改過自新,和其他大族一樣,不魚肉百姓。

隻要土地還在,他們依然是大族……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