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1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175 字 4個月前

“將軍是否親自率領士兵深入吐蕃腹地,從柏海迂回?”

李泌向李瑄詢問道。

雖然這樣的迂回,十分有風險。但大唐入吐蕃的兩條道路,經過多次修繕,足以使數萬騎快速行軍。

吐蕃的數十萬大軍、百萬牛羊、堆積如山的糧草輜重,都是從兩條古道上通過。

“我身為主帥,在這樣的大戰中不能離開青海、大非川。我會親自帶騎為臨洮軍騎兵掃清進入伏俟城古道的障礙。之後,我率主力騎兵從青海西部與九曲大軍一起夾擊大非領、大非川。而深入敵後迂回的騎兵,由王難得統帥,南霽雲為副,段秀實作為隨軍。”

李瑄搖了搖頭,大戰開啟,他要坐鎮青海、大非川一帶。

西麵、東麵、北麵,他總要在一方位。

“如果謀略齊全,將是四麵夾擊之勢。我軍在吐蕃的軍中,又有蘇毗王作為內應。此戰,必載入青史,漠北之戰、平突厥之戰亦不能比!”

李泌讚歎李瑄的堅毅果敢。

攻擊伏俟城古道,不單單是深入吐蕃腹地,還會從青海西南攻擊圍攻吐蕃諸軍。

“行百步者半九十,功虧一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還要慎而又慎!”

李瑄鎮靜地說道。

現在先耐著心思將各方各麵護全,特彆是糧草輜重的供應。

正好,這樣對峙可以讓長途跋涉而來的河朔軍修整一番。

“將軍相信天命之說嗎?”

李泌想到嚴重的問題,突然問了李瑄一句。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李瑄用這句話語答複李泌。

很明顯,李瑄不信天命。

荀子曾說過,天的運行是有規律的,不是因為堯的賢明而存在,也不會因為桀的暴虐而消亡。

早在先秦的時候,荀子就否定天命之說。

“黃河洶湧時令人畏懼,太陽發怒時是人間的災難,這又如何解釋呢?”

李泌又向李瑄問道,意有所指。

“假如我治理地方,聖人能支持我,這些災禍都是可以克服的。人人都恨的老鼠,它們毀壞的糧食雖多,但對郡縣倉庫來說絕對不是最致命的;朝廷給地方加固堤壩的錢財也是足夠的。”

李瑄更相信這個時代的人禍,大於天災。

“我觀將軍圖變,滿頭崢嶸;如祁連山之白雪,若蒼穹之明月。雖然將軍說行百步者半九十,但也該考慮戰勝吐蕃以後如何了?”

李泌主要是想提醒李瑄這一點,罕見地鄭重。

四鎮節度,控地萬裡,掌兵三十萬,數十職位加身,不足及冠的開國公,上柱國。

風光無限!

然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李瑄所有的條件都具備了,就等著失勢,牆倒眾人推。

哪怕李瑄極受聖人的恩寵,但從開元年間起,聖人寵的人可不少啊!

“此戰勝後,我會主動請辭河東、朔方兩鎮節度。從太原到河西,我一人無法兼顧,我忠心為國,向聖人表明為不為權力所動,讓那些詆毀我的人都閉上嘴巴!”

李瑄知道李泌是為他考慮。

先予後取,河西、隴右才是他的基本盤。

而且河東朔方距離長安太近,那裡沒有戰事,李瑄無法快速拉攏那裡的士兵。

三十萬大軍,在戰後多掌控一年,就會多一分不好的影響。

不能讓李隆基罷免李瑄的職位,需要李瑄主動放棄兵權,讓李隆基知道他的忠心耿耿。

放棄兵權,才能拜相,進行朝堂、地方上的布局,提升文人士大夫心中的地位。

李瑄會在在戰後,升任一些將領到河朔,這樣也不枉他任河朔主帥一場。

“將軍自有明哲保身之道,山人以後就不再提了。”

李泌看李瑄不假思索的話語,就知道自己多想了。

李瑄能毫不猶豫地放下滔天的權力。

在李泌眼裡,李瑄更複雜了。

一個聰明人,卻時時做出衝動的事情,仿佛不為將來考慮。

李泌又能感受到李瑄一步一個腳印,對未來有足夠的謀劃。

李瑄一如既往,與李泌又聊一會後,不再打擾喜歡清淨的李泌。

八月中旬,唐軍河西的兵馬全部到齊。

玉門軍、豆盧軍、墨離軍、寧寇軍、建康軍、大鬥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威戎軍,一共十支軍隊,距離在安人軍一帶。

這次從諸軍抽調的兵馬更多,這十軍共四萬五千士卒,其中騎兵一萬五千人。

他們直麵苦拔海的“百裡營寨”,隔百裡對峙。

雙方探馬,以邊境為線,皆以輕騎巡視。

吐蕃不近,大唐騎兵也不追。

這一道戰線基本構成!

基於赤嶺一帶的安全考慮。李瑄下令將洮陽太守慕容曦皓麾下的吐穀渾軍從九曲調遣至赤嶺東山口,綏和守捉城下。

慕容曦皓麾下的吐穀渾軍,有五千騎兵,五千步兵。

加上平夷守捉、綏和守捉、漠門軍、一萬五千河西胡騎。

共組成三萬五千兵馬,其中騎兵超過兩萬兩千。

看似兵力不多,但必能把守住赤嶺東山口。

而且騎兵足夠,可以在關鍵時刻,將石堡城下的吐蕃步兵黏住。

九曲之地,依然布置著大唐的主力。

武寧城的鎮西軍。九曲郡黃河邊的寧邊軍、金天軍、威勝軍,合計兩萬兵馬。

赤水城的赤水軍三萬三千兵馬。

哥舒翰麾下積石軍七千士兵。

白蘭羌王背叛吐蕃,所以全力支持大唐。

由白蘭羌大將宕劍、昶青為主副將,率領白蘭羌騎兵一萬,步兵一萬五千人。

最後,李瑄下令臨洮軍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由副使車神塞率領,以張興的陌刀軍,兩千重甲步兵,一千重甲騎兵,兩千弩兵,留守赤水城。

讓九曲的兵力超過九萬人,其中騎兵近四萬,包括共兩千的重甲騎兵。

還有河隴的重甲、陌刀都聚集在九曲。

臨洮軍的另外七千輕騎,五千精騎,一千跳蕩精騎,一千斥候營。在大使王難得和副使南霽雲的率領下,皆渡過黃河,在安人軍後方駐紮。

這些是深入吐蕃腹地的力量。

李瑄下令臨洮軍步兵的馬匹給騎兵,使這些騎兵都一人三馬。

深入吐蕃腹地,是以機動、突襲,肯定有吐蕃士兵阻攔,不適合帶上重甲步兵和陌刀、弩兵。

這些特殊兵種留在九曲有更大的發揮。

此時青海上空陰雲密布,似乎已經具備大戰的條件。

但李瑄未動。

八月二十日,朔方軍三萬騎兵到達湟水城。

這三萬騎兵以朔方經略軍為主,兼以豐安軍、東受降城軍、西受降城軍、中受降城軍、定遠軍、振武軍。

朔方騎兵以節度副使程圭率領,右廂兵馬使渾釋之、朔方判官李韋、行軍司馬、推官、都虞候跟隨。

李瑄的老部下豐安軍使王思禮、副使阿史那扶汶,也在隨從之列。

其中多是副使跟隨,正使留守。

郭子儀未到來。

河東軍騎兵是李光弼率兵而來,跟隨河東行軍判官、行軍司馬、推官。

李瑄得到消息,李光弼已經行進至隴西郡,十日之內必然到達。

“拜見李帥!”

李瑄親自出城慰問迎接遠道而來的朔方騎兵。

程圭帶著一眾朔方將領向李瑄拜道。

“諸位請起,不必多禮。”

“曾經我們一起打敗突厥汗國,現在又能並肩作戰了。”

李瑄最先來到程圭麵前,感慨萬千地向他說道。

“縱然相隔千裡,李帥的威名我們如雷貫耳。今得征召,將士英勇,紀律嚴明,我朔方騎兵定傾儘全力,幫助李帥贏得此戰。”

程圭向李瑄回複道。

他明白自己資曆不足,無法擔任節度使。對於李瑄成為他的上司,心服口服。

李瑄在賀蘭山西高坡大戰的時候,程圭就對李瑄產生敬佩。

那一戰,程圭看到李瑄的韌性與堅強。

須知,在那一戰前,李瑄才從軍不到四個月。

之後的千裡奔襲擒拿雙可汗,更是讓李瑄威震草原。

麵對比突厥汗國強大數倍的吐蕃,李瑄連戰連勝,其間還擊破回紇五萬聯軍,使回紇更加順服。

這無一不使將領們震撼。

王忠嗣遭難,本來已經罷官免爵,但在李瑄的主持審理下,王忠嗣才能活下來去永嘉郡。

所以朔方的將領十分感激李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