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175 字 7個月前

“草原上你們能馳騁,高原上定再顯神威,我會看你們表演,希望你們能帶著絹錢賞賜,更換魚符,回歸河朔。”

李瑄握住程圭的手,緩緩說道。

“一定會如此!”

程圭點頭。

他不再多說,給李瑄介紹判官李韋。

“久仰你的大名,我從王太守那裡學習很多,王太守離開河朔,給我留下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你們有智計擔當的僚屬。我身兼四地,不便多往草原,不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還要靠你們安撫士兵,處理營田、支度之務。”

李瑄向李韋等朔方僚屬說道。

曆史上的李韋不久後會擔任朔方節度使,他是一名儒將,有不凡才乾。

“李帥言重,我們隻是做出分內之事。今後河朔以您為中心,府衙僚屬都期盼您能到達河朔主持大局。”

李韋受寵若驚,趕緊向李瑄一禮。

王忠嗣貶,使他們這些幕僚成為無根之萍。

僚屬多為不得誌的官吏和白身,被招入幕府,當以節度使馬首是瞻,獻出良策,處理瑣事,輔助軍務、要務。

然節度使一走,他們如果不能再進一步,新任節度使一定會用自己提拔的親信。

本來河朔的僚屬很擔心自己的去留,現在李瑄的一句話,讓他們徹底放下心來。

他們立刻回應李瑄,願意對李瑄肝腦塗地。

“先以戰事為主,稍後會將吐蕃軍的布置告知你們,有什麼計策,可儘管提出。”

李瑄向李韋吩咐的時候,又不忘提醒:“此地勢高,冷瘴彌漫,歇息幾日,你們要去地勢更高的地方,士兵們身體不適,不要強撐,立刻回軍營休息,多飲用水。”

朔方騎兵要逐步適應高原反應。他們雖然不需要深入腹地,但青海地區和大非川地區還是要去的。

甚至有可能在追擊的時候更深入到烏海、多瑪等地……

李瑄要給他們足夠的調息時間。

“謹遵李帥的吩咐。”

李韋點頭應道。

在來之前,他們就知道冷瘴之事。

隨後,李瑄又慰問其他軍副使、鎮守副使。

李瑄一聽他們姓氏,就能說出他們的戰績,讓這些副使深受感動。

還有現在為朔方右廂兵馬使的渾釋之。

渾釋之不想頂著皋蘭州都督這種虛名,所以從軍報國。

朔方的鐵勒渾部,比河西的鐵勒渾部正統多了。

憑借以前的軍功,渾釋之直接被任命為右廂兵馬使。

由於經略軍出動大量騎兵,身為右廂兵馬使的渾釋之必須前來。

風水輪流轉,但李瑄沒有為難渾釋之,當初犯法的渾部將領,已經被處決。

見李瑄和聲細語,讚揚他的功績,渾釋之心中感到羞愧。

現在看來,以李瑄的剛烈性格,當時沒有把皋蘭州騎兵直接衝了,算是客氣的。

畢竟渾釋之也清楚自己部下的罪過。

也隻有用此戰,來改變李瑄對他的印象。

“王將軍,阿史那將軍,我們好久不見啊!”

李瑄最後到王思禮和阿史那扶汶身旁。

此次豐安軍率領兩千騎而來。

有相當大一部分與李瑄一起參加過高坡之戰,擒雙可汗之戰。

“日思夜念,就為了這一刻,和下一刻。”

“李帥……”

相比於王思禮能泰然自若,阿史那扶汶泣不成聲。

物是人非,他沒想到這麼快就成為李帥的下屬。

不到三年時間,李帥已經統領西部與北部的精兵勁卒,而他害怕跟不上李帥的步伐,差點不敢向李帥拜見。

雖然跟隨李瑄的時間隻有幾個月,卻是阿史那扶汶生命中最有意義的時刻。

“豐安軍城,是我從軍的第一站,我一生都不會忘記那黃河沙漠間的城池。其他我們相距的並不遠,我時常路過的黃河,從豐安軍城前流過;夜晚我們又能看到同一個月亮。也不需要多說什麼了,幾年未有戰事,看伱們的箭矢夠不夠準,矛是否鋒利。讓我瞧瞧,我離開後的豐安軍是什麼樣子!”

李瑄拍了拍阿史那扶汶和王思禮的肩膀,動情地說道。

“雖我豐安軍隻有兩千騎,但絕對會全力拚搏最大的軍功,不辱沒李帥的聲名。”

王思禮堅定地說道。

“李帥,您看著吧!我們豐安軍按照您的方法訓練,現氣勢如虹。”

阿史那扶汶聽到李瑄的話後,更為感動,強忍著落淚說道。

“我拭目以待!”

周圍這麼多人看著,李瑄沒有多說。

朔方騎兵到來後,已經聞到滿天飄香煮羊肉的味道。

一路風餐露宿,這是對朔方軍的犒勞,黃昏時將士們都可以享用一頓。

在程圭的陪同下,李瑄檢閱諸軍。

讓諸軍將士看一看他。

有些士兵隻聽過李瑄的威名,沒見過李瑄本人。

最開始,都說李瑄是僅次於王忠嗣的名將。

然後以“王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並稱當世。

收複九曲後,李瑄的威名已超過王忠嗣。

遺憾的是,王忠嗣退場!

朔方、河東,將領們皆無奈、憤怒,因為他們知道王帥不可能謀反。

好在李瑄橫空出世,接替王忠嗣的職位。

甚至在名聲上,李瑄更甚王忠嗣。

王忠嗣治軍嚴謹,愛兵如子。

李瑄同樣,同時,李瑄有一種彆樣細膩,王忠嗣不具備。

用河隴士兵的話來說,李帥行至,如泉流心中。

檢閱士兵完畢後,李瑄才與王思禮、阿史那扶汶深入交談。

其他將領,也與河隴的僚屬認識。

在露天的野宴上,一臉稚氣的少年,引人注目。

這少年雖有五尺高,但嘴上一根毛也沒有。

他是渾釋之的兒子渾瑊,今年僅十一歲。

河隴的將領、僚屬覺得渾釋之將兒子帶到戰場上,有些兒戲。

甚至還有僚屬開玩笑有沒有乳母跟過來。

引得周圍人哈哈大笑。

“不要小瞧我,縱敵人七尺之軀,也不過一箭而已。”

渾瑊此時就是就是孩子,哪受得這種嘲笑,他又蹦又跳,拍了拍背後的牛角弓,試圖證明自己很厲害。

但他的舉動卻讓僚屬們不以為然。

“郎君還是待在湟水城好,不要為汝父填麻煩!”

呂諲笑著向渾瑊說道。

“我來河湟,就是為立跳蕩之功!怎麼能待在城中的。”

渾瑊當然不願意。

他的話讓人更忍俊不禁,一個小娃娃竟然想立跳蕩之功。

車神塞的兒子車光倩年十三,英俊非凡,李帥甚至都召見過,允許車光倩在軍中習武。

但從未想過讓車光倩在這個時候上戰場。

“讓你們看看我的厲害。”

渾釋之沒在身旁,渾瑊不允許彆人輕視他。

他拿起一根長矛,紮在湟水邊。

然後退到四十多步外。顯然是要露一手自己的箭術。

直到現在,也沒人相信渾瑊能射中長矛。

“鐺!”

渾瑊心平氣和,取出箭矢一下將牛角弓拉開射出去。

一聲金鐵之音,長矛的矛刃與箭矢接觸,長矛也應聲而倒。

周圍的朔方騎兵一陣呼聲,雖然渾瑊是毛都沒長的小孩,但他畢竟是渾釋之的兒子,他顯露出高超的技藝,朔方騎兵也有麵子。

這一手,河隴的僚屬驚到,再也不敢小瞧。

他們感歎渾瑊是不是打娘胎裡就開始練箭?

李瑄得知這件事後,立刻讓親衛送給渾瑊最肥美的羊腿,表示對渾瑊的青睞和讚賞。

這小子不能按照常理出牌,曆史上的渾瑊十一跟著渾釋之巡視邊塞,十二歲立下跳蕩之功,十四歲隨軍擊破叛亂的胡州賀魯州,十五歲參加哥舒翰發動的石堡城之戰,勇冠三軍。

同時,送渾瑊羊腿,表達與渾釋之冰釋前嫌,讓渾釋之安心作戰,他不會小肚雞腸去對付渾釋之,也不會功而不賞……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