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邊帥,等同謀反,不可容忍!至於卸任河東、朔方兩鎮之事,待七郎從河東采訪處置回來再說吧!”
李隆基沒有答應李瑄辭去兩鎮節度之職,而是讓他掛著兩鎮節度的身份去河東。
他從林招隱口中得知李瑄在湟水橋被數十名刺客刺殺。
又通過李瑄的奏書,知曉這些刺客是河東豪強收買的燕趙豪傑。
李隆基對此事非常憤怒。
李瑄殺豪強,是因為豪強罪證確鑿,而豪強殺邊帥,把律法當兒戲。
沒有皇帝不痛恨豪強,他們都知道豪強會動搖自己的統治。
隻是他們拿豪強沒有辦法。
在繼位之初,李隆基也動過豪強。
先天年間,大唐經過一係列政變、動亂,豪強趁機私吞土地,肆意兼並。
李隆基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占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的策令。
開元初年的豪強霸占了農民的土地之後,稱為“籍外之田“,他們還將逃亡的農戶變成自己的“私屬“,實際上是豪強的“農奴”,在土地和人口兩方麵逃避賦稅。
從先天元年到泰山封禪之間,李隆基的檢田括戶政策收到實效。
他任命大臣宇文融為全國的覆田勸農使,下設十道勸農使和勸農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檢查隱瞞的土地和包庇的農戶。然後把檢查出來的土地一律收回朝廷。
隻是李隆基也有所顧忌,不敢像李瑄一樣動輒成片成片殺人。
同時把這些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百姓耕種。對於隱瞞的農戶也進行登記。
如此,李隆基在開元初年建設國家的時候,獲得一大筆財富。
但當初的漏網之魚一定還在,二三十年過去,政令早已鬆懈,豪強再次明目張膽。
因為開元初年對付豪強,並沒有流血。
這讓豪強覺得,哪怕魚肉鄉裡,不過是再出現一次開元初年的情況,有恃無恐。
哪想到李瑄這個狠人出世,根本不怕得罪豪強。
也正中李隆基心坎。
因為大族維護鄉裡穩定,天下鄉紳大族那麼多,李隆基也不能全得罪。
那些大族也將自己視為“特權階級”,這樣一念之錯,就會成為豪強。
而李瑄收回他們的特權,一旦犯罪,與平民百姓無異。
死罪就是死罪,流放就是流放。罪責輕的,也要繳納罰款。
“臣遵旨……”
李瑄為入朝堂,兩鎮節度,遲早要卸任。
李隆基都這麼說了,李瑄不必急於一時。
“國家的興盛,在於人口的數量。人口眾多,自然為盛世。但有臣子說,國家的人口,最多到達六千萬人,再往上就不會增長,是這個道理嗎?”
李隆基換了話題,向李瑄問道。
李瑄是邊帥,李隆基卻向李瑄詢問這種民生問題。
這通常是與宰相討論的國事。
自古以來,沒有一個皇帝不去關心人口數量,會想方設法增加國家的人口。
“自然不是如此!”
李瑄微微搖頭。
天寶元年,戶口統計,天下縣一千五百二十八,鄉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九,戶八百五十二萬五千七百六十三,人口四千八百九十萬九千八百。
離五千萬人口大關,隻有一步之遙。
“但自古好像有應召,人口突破六千萬,蒼天就會發怒,天災與人禍共生!”
李隆基繼續說道。
“臣鬥膽,這是不實之語。單單此時,加上軍籍、賤籍、僧侶、道士、教坊,還有被豪強控製的農奴,以及未被統計的黑戶,國家人口就不下於六千萬,甚至更多。即便有天災,但根基絕不會動搖。”
李瑄向李隆基解釋道。
大唐統計的戶口,都是編戶,也就是俗稱的良民。
大量的奴籍人員,是為非編戶。
還有曆朝曆代都存在的黑戶、農奴。
這還不算歸屬於大唐的諸多胡部。
“七郎這種斷論,朕倒是相信。”
李隆基點了點頭,又問李瑄:“七郎覺得如何增加國家的人口,大唐幅員遼闊,有諸多荒地可以開拓。”
“臣以嬰兒夭折的角度觀察,發現以下幾點。這是臣通過醫者、百姓鄉裡調查,所得出的結論,如果不恰當的地方,請聖人斧正。”
“其一,自古人們都陷入誤區,以為婦女早生育,能激增人口。其實不然,如果一個少女十三歲生孩子,所生之子,就會先天性不足,容易夭折,並且少女因為身體未發育完全,容易有生命危險。”
“其二,婦女在生育的時候,接生的穩婆接生不恰當,這也是致命的因素之一。”
“其三,窮苦百姓家的女子生活條件差,奶水不足。還有許多無力扶養的棄嬰存在。”
“其四,如今依然有百姓未意識到炭火毒的危險,冬日在家中燒炭,未給爐火通風。”
“其五,自古有製,同姓不婚。但臣覺得這大可不必。最重要的是出五服以後。而表哥與表妹結婚的事,比比皆是,他們誕生的子嗣,必然會身體虛弱,夭折率高。”
李瑄一口氣說出以上五點,直指切要。
看似是無稽之談的話,在後世已經是最基本的知識。
一味的提升人口,不如想如何讓嬰兒健康的成長起來,讓婦女能順利的生下孩子,不會有後遺症。
首先,當前朝廷規定男子十五,女子十三可以結婚。
雖然這個時代的人獨立成熟,再成熟也是人,要遵循生命成長的規律。
他妹妹李玉瑩十三歲的時候,就跟孩子一樣。
李瑄所見到的十幾歲的小娘子,都是和李玉瑩差不多。
這樣生下的孩子,哪會不容易夭折?
甚至一屍兩命都常有發生。
貴族還好,唐代的女子地位還是有的,可以不那麼早嫁人。但平民百姓往往不由自己。
早婚理論上可以增加人口,但這種風氣必須扼製。因為增加人口主要是政局穩定,減免百姓賦稅,使百姓家有餘糧。
穩婆雖然在接生的時候,有衛生要求,但這個時代,哪有那麼高衛生概念?
所以從工具上,以及穩婆的素質上,都要嚴格的要求,這是生命大事。
李瑄在河隴就遇到過棄嬰,他撿起以後,讓湟水城無子無女的農戶撫養,給予錢財。
嬰兒因營養不良而夭折的,占據很大一部分。
再說一氧化碳中毒,這個時代人已經意識到“炭火毒”。
但許多百姓都沒這種概念。有的知曉,卻無法防範到位。
彆說現在,就是李瑄那個時代,每年煤氣中毒光是入院統計的都有大幾千人。
還有許多煤炭中毒以後,緩過來自己爬出屋的。
炭火毒中幾次可能都沒死去,自以為是頭暈大病一場。
但一直不注意,總有一次會要人性命。
以前李瑄人微言輕,說了也沒用,但現在李瑄深得李隆基信任,有一定政治話語權。
李隆基仔細聽從李瑄的建議。
他有一些夭折的孩子,他們的母親生育的時候才十四五歲,讓他覺得李瑄的話有道理。
武惠妃在婕妤的時候生上仙公主,那時也隻是少女,可上仙公主很快就在繈褓中夭折。
武惠妃十七歲的時候生他的第九子李一,依然兩歲不到就夭折。
之後的三子兩女,武惠妃都過十八歲,現在還在世。
民間確實有一種說法,婦人再嫁,兒女好生養。
這也驗證李瑄所說,少女生兒女,比年芳十八後生兒女更容易夭折。
同姓不婚,是根深蒂固思想,難以更改。
但表親之間,所生兒女,很容易去調查。
“如果能解決臣說的問題,將來彆說一億人口,就是兩億人口也不在話下。堯舜也遠遠不及您的仁德。”
李瑄見李隆基不吭聲,又拱手吹起牛皮。
想人口像清朝時一樣爆發,當然不止這些。
許多改革都是有阻礙的。
李瑄這也做,隻是前進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