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2139 字 3個月前

等掌權以後,再設法前進一大步。

“能說出這番話,說明七郎對民生的觀察,無比細致。七郎年年為國家而戰,還能做到這一點,屬實是難能可貴……不過茲事體大,還要在朝堂上與眾臣討論。”

李隆基沒有立刻答應李瑄,而是想聽聽朝臣和宰相的意見。

李瑄說話的時候不疾不徐,眼神堅定,結合之前的話,李隆基認為李瑄是天生奇才,有治國安邦的本領。

“臣聽從聖人的判斷。”

李瑄的建策,是從根本上維護李隆基的統治,維護大唐的盛世。所以他有信心最終說服李隆基。

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哪怕李隆基晚年貪圖享樂,行事昏庸。但非常愛惜自己的身後事,在乎民間百姓對他的看法。

“農桑是國家的大計,各地每年都彙報開拓不少荒地,說百姓的生計越來越好,豪強是個現象。七郎在外,覺得這種說法屬實嗎?”

李隆基再次向李瑄問政策。

“豪強不是個彆現象。隻要世間有欲望,豪強與貪官終不會止。哪怕是天上的仙人去治理地方,也不能杜絕罪惡。我們臣子能做的,隻是將豪強變得更少,讓百姓感受的是聖人之德,而非豪強之恩。”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每年是開拓不少荒地,但百姓的地並沒有變多。這些多出的地,都流入大族之手。

“七郎大善!”

李隆基撫掌。

李瑄每一句話都說在他心裡,特彆是有意強調他在百姓心中的影響力。

皇帝最忌諱的就是,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百姓不知皇帝。

李瑄的話也表明他鏟除豪強的決心。

“七郎先前提出的理財之策,保護了漕運的安全。在各地建立常平鹽倉,增加了國家的財富。但聖明君主的治下,百姓溫飽是最基礎之事,如果七郎治理國家,有什麼民生之術可以建言的?”

李隆基再問李瑄。

“治國先治吏這是根本,聖人一直殫精竭慮,懲治貪官。但至今成效越來越弱小,皆是因為貪官已經從法網之下,找到漏洞。姚元之是救時宰相,他的政令隻能行一時,不能延續一世。所以每一任宰相都要不斷調整利國利民的政令。”

“《史記》上說民以食為天;臣又覺得饑寒起盜心。國家升平,犯罪就會減少,這是宰相們努力的方向。”

“臣認為許多百姓成為佃農,成為賤籍,皆是因為一時困難,迫不得已,隻要在關鍵時刻,急他們所急,幫助百姓渡過難關,百姓怎麼會不感激聖人,感激國家呢?”

“那些豪強大族借給百姓糧食,多是彆有用心,伺機兼並。那種利滾利,百姓根本還不起,最終隻能賣掉土地,賣掉兒女,賣掉自己,成為豪強的農奴。”

“臣建議在常平糧食的基礎上,折算糧食的本錢,以一成的利率借給百姓,救助那些貧困的農民。這樣不僅能增加國家的收入,還能達到國不加賦而民用足……”

李瑄改進後世的“青苗法”,告知李隆基。

後世王安石變法,絕對是以百姓和國家角度出發的。

但還是低估了下方官吏的欲望,和食古不化的保守派阻撓。

青苗法以國家低利率放貸百姓,讓貧苦百姓得以靠著借國家的糧食,渡過最困難的歲月。

而百分之十的利率,兩年下來也不會有多少。

反正常平糧倉放著也是放著,不如資助百姓。

到頭來國家會有更多糧食入倉。

不排除“血本無歸”的情況,但李瑄相信絕對是少數,增加的利息可以輕易平掉血本無歸的糧食。

真正有困難的百姓,調查屬實,寬限幾年也無所謂。

“啪……”

李隆基同樣思索片刻,而後猛然一拍玉案,道:“姚元之是救時宰相,卿最起碼是管仲、晏嬰。”

李瑄提出的政策,讓李隆基深以為妙。

他之前怎麼就沒想到呢!

在李隆基心中,隻要能讓百姓獲利,隻要能提升他在民間的聲望,就是極佳的計策。

“臣不敢當。此法雖表麵上利國利民。實際上也有害處!”

李瑄是一個見證曆史,熟知曆史的人。所以能先知先覺。

他不會什麼科技,他隻想用自己的知識,讓百姓過得更好。

他想在這個時代留下腳印!

“如此大法?何有害處啊?難道各縣常平倉的糧食不夠嗎?”

李隆基疑惑,他想來想去,也沒想到有什麼壞處。

“必有官吏借機貪腐,層層加息。把原本不高的利息,抬至百姓負擔不起。”

“也會有官吏為升遷,擅自提高利息,得到更多糧食,作為自己的政績。”

“這些都會導致此法發展成官方的高利貸,使百姓家破人亡。”

李瑄將青苗法的害處告訴李隆基。

說白了,還是人心欲望作祟。

國家這麼大,監察者不可能調查所有縣,總會有大量漏網之魚。

“七郎會如何完善此法?”

李隆基眉頭一皺,確實可能如此。

“如果讓臣主持,我會暗中調查,一經發現,直接處死,哪怕是皇親國戚,大族權貴。國家文人士子這麼多,殺死一萬人,還有一萬人為聖人效力。官吏們畏懼死亡,自然會將壞處降至最低。”

李瑄殺氣騰騰地說道。

宋代文人地位太高,朝廷的刀不快,犯錯誤多被貶。

致使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從朝野到地方,遍地都是反對派。

李瑄說出精明的政策,又說出如此冷酷的話。符合李瑄邊帥的身份,也契合李瑄的性格。

“可以去實施!”

李隆基點了點頭。

李瑄的剛正是出了名的。

這個性格往往不討皇帝喜,但李瑄的字裡行間不是在讚美聖人,就是在順聖人心意,並處處維護聖人的名聲。

由此,李瑄的剛正,倒是成就李隆基的滿足感。

“臣遵旨!”

李瑄再次拱手。

但李隆基這句話很曖昧,既沒封使職,也沒給具體時間。

“我聽中軍說,七郎在河西改進農具,水車。提高耕種效率。七郎的才華真要堪比諸葛亮了。”

李隆基再次轉變話題。

中軍,就是監軍。

李瑄在河西乾的事情,都瞞不過李隆基的耳朵。

除非像安祿山一樣賄賂監軍。

但李瑄不怕監軍的彙報。

“聖人謬讚!臣之改進經過兩年時間,已經得到驗證。可以令長安工匠到河西學習,普及全國。”

“另外,臣重金收購一種叫做棉花的農作物。棉花產自大食國,他們禁止棉花種子出國。所以臣耗費眾多絲綢。”

“棉花可以製作纊衣,製作被褥,甚至還能織成棉布,供平民百姓使用……如果棉花能開遍全國,百姓將不會再冬天受寒,士兵們在雪域能走得更遠……”

李瑄足足用一刻鐘時間,為李隆基介紹棉花的好處。

同時提議李隆基,先用五年時間,在隴右、河西培養。

五年以後,培育更多種子後,再入中原。

然後再過五年到十年,跨過淮水、長江南下。

今年的棉花成熟,會讓人送一批到長安,讓聖人感受鬆軟的棉花。

“出將入相,卿當為之!”

李隆基知道李瑄不會胡言,期待在今年看到棉花製作的被子。

他已經忘記李瑄的年紀,在心中做出一個決定。

即便是軍功入相,李瑄也早已達到資格。

李隆基明顯能感受到李瑄和開元年間的軍功入相者有巨大不同。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臣不敢當!”

李瑄抑製住心中的激動,為李隆基斟酒。

然後敬李隆基一杯。

有這句話,他篤定李隆基一定會籌劃為他拜相之事。

隻是不知道是將裴寬罷相,還是如開元年間一樣,以尚書之職,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