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的1月23日,溫魚拿到了屬於她的營業執照,有了合法正規的辦廠資格。
沒等她開始大操大辦,便迎來了小年兒。
當下還沒到過年,就有了氣氛。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年貨,張羅著趕集、殺年豬、買點平日裡舍不得花錢的稀罕物,好過年的時候招待親戚,也犒勞犒勞辛苦了一年的自己。
溫魚先把年後要做的事情給捋順了,暫時擱到一邊,全身心投入到了來到這裡後的第一個新年。
以前她在南方工作,二十四過小年,這裡屬於北方地界,二十三小年,家家戶戶都做祭灶火燒,請老灶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溫魚的記憶中,小時候街上到處都有賣燒餅的,小年那一天買十八個,就算是簡單過節了。
昨天開始放年假的欒縱添剛吃了早飯,就嚷嚷了起來,“今天哪也甭去,吃了晌午飯就去奶那院兒烙火燒。”
溫魚最初不知道這邊的規矩,得虧了身邊有個白白,啥都跟她講,溫魚才沒在關鍵時刻抓瞎。
“想替你奶乾活兒,就彆等吃了晌午飯再去。”
不顯眼的零碎準備工作都是需要時間的。
家裡人口多,小老太肯定誰都考慮到了,保準要做很多火燒。
光是和麵、醒麵,揉搓那點東西,都得好一番功夫。
兩大盆都不知道夠不夠。
天氣冷,發麵需要溫度,這會兒莊稼人用的都是酵頭,土話是‘za頭’,相當於後來的發酵粉了。達不到那個溫度,發不開麵不起。
“朋友寄過來點東西,我去郵局取一下。”
鄉裡有郵局,欒惟京戴上小媳婦兒給做的手套,推著自行車出了門。
欒縱添本來想提醒小後媽在奶跟前多表現表現來著,聽了她的話,疑惑道:“難道還有彆的事?”
溫魚習慣性和他戧茬兒,“你當烙火燒的麵都會自己乖乖躺到瓷盆裡?”
和麵盆,這裡的老人都叫瓷盆,比普通的大海碗要厚,要結實,經得住用力折騰才行。
欒縱添早就習慣了小後媽的說話方式,哪天她好好跟他說話了,他反而會渾身不自在。
“那,我到了那院兒,可不乾女人家的事。”
不管是他爺還是他叔們,都是醋瓶子打翻都不伸手扶一下!在這個院兒裡,他爸和他乾點啥活兒沒關係,旁人又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