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朦朧,野地裡,梁軍臨時宿營地,李笠坐在篝火旁烤火,思考著事情。
他抽空審問了不少俘虜,獲得了不少有用的消息,其中,關於齊國國內的一些情況,有了初步了解。
也就是說,他的‘情報’有了更新,由此發現,自己之前的判斷出現了偏差。
之前齊國先進攻淮南,結果無功而返。
後來李笠向天子獻策,目的是收複淮北失地,具體如下:
其一,先發製人,北伐收複淮北失地,這需要沔北梁軍東出、攻打齊國河南潁川以做策應。
其二,北伐軍殲滅齊國一支援軍,為己方布置淮北防線爭取時間。
其三,依托淮北防線嚴陣以待,和齊國大軍對峙,以軍事上的勢均力敵,迫使齊國進行和談。
其四,沔北已為梁國‘收複’的事實,加上淮北對峙,讓齊國承認現實,兩國媾和,攜手共擊魏國。
這是李笠所擬策略要達到之目的,前兩步已經做到了。
接下來,是第三步,李笠之所以對策略能夠完全實現有信心,除了對官軍的戰鬥力有信心,還基於一個判斷:
齊國的開國皇帝高洋,雖然是以‘二代’身份開國,但既然跨出這一步,想來應該有能力有誌向,應該是大權在握,為一時雄主。
畢竟自古以來,開國皇帝極大概率是雄主,否則也開不了國。
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李笠知道曆史上有曹丕、孫權這樣的“二代”身份開國皇帝,曹丕、孫權總體而言還是大權在握,臣子們服服帖帖(相對)。
李笠覺得高洋應該像曹丕、孫權一樣,雖然是以“二代”身份開國的開國皇帝,也一樣鎮得住場子。
曹丕、孫權開國,卻因為時值三國鼎立,所以進取心都是有的,且不論結果如何。
同理,高洋年紀輕輕開國,又有外患,也應該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
那麼,對方首要解決的對手,不是梁國,而是魏國。
先有齊魏之爭(源自東西魏內訌)不死不休,後有梁魏交惡(魏國先搶了梁國土地,梁國反擊),齊國最佳策略,應該是聯梁滅魏,把三國鼎立變成南北對峙。
然後憑借齊國巨大的人力、資源及軍事(譬如戰馬)優勢,做好準備,以北統南,統一天下。
所以,李笠基於自己對齊帝高洋的判斷,對應擬出的策略,是梁軍隻收複淮北失地,擊敗齊國援軍,不攻彭城,隨後轉入防禦。
而從沔北出擊的梁軍,明白告訴齊國,沔北已經易主。
那麼,齊帝高洋應該就會反應過來:梁國隻想收複失地,先收淮北部分,下來,再收複被魏國吞並的蜀地。
梁國占據了沔北地區,理論上有進攻關中的能力(走武關道),那麼齊、梁媾和,共同對付魏國,不正好各取所需麼?
東西魏打了那麼多年仗,仇怨極深,老高(高歡)為此鬱鬱而終,高大郎高澄壯誌未酬身先死。
那麼,高二郎高洋繼承父兄遺誌,滅魏統一北方,獻俘太廟,告慰父兄在天之靈,並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不比父兄差,不是理所當然麼?
為了數年前還不是自己國土的淮北幾個州郡,和梁國死磕,不是讓西邊看笑話麼?
若齊國聯手梁國一起滅了魏國,因為地緣關係,齊國必然能把關中、隴右拿到,重現當年北魏、南齊的南北對峙局麵。
高洋還年輕,花個二十年養精蓄銳、厲兵秣馬,說不得當自己四五十歲時,就能禦駕親征,統一天下。
李笠覺得,對方一定能看出這是最優選擇,所以,他才覺得自己的策略一定能成。
但現在,他仔細詢問了齊國俘虜後,發現事情和自己想得不一樣。
高洋算是開國皇帝,但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開國皇帝,他其實根本一直就沒被當做繼承人培養過,在軍、政集團裡根本就沒有人脈。
隻是因為正統繼承人高大郎高澄出事,在稱帝前夕突然遇刺身亡,高二郎才臨危受命,當了接班人。
根基不穩,甚至沒有多少自己的可靠班底,得慢慢培養。
高洋為了壓服各派係,不顧許多元老乃至親媽反對,在沒有過硬功績及威望的情況下,強行稱帝,成了開國皇帝。
用君臣之名,強行讓所有人向自己低頭。
所以,李笠弄錯了,還以為高洋開國,就有開國雄主的威望和執政班底,可以把各派係弄得服服帖帖,其實並不是。
而且如今的齊國,有晉陽霸府、鄴城朝廷兩個權利核心,一如天有二日。
晉陽霸府,是武勳的地盤,可歸為‘武將團體’;鄴城朝廷,是官僚團體的地盤,可歸為‘文官團體’。
兩個權力核心之間,矛盾重重,權利根基不穩的皇帝在兩者之間調和、平衡,對於國家大事的處置恐怕不能隨心所欲。
這個情況,李笠之前不知道,但他所獻策略,天子和重臣商議之後還是決定實行,想來是權衡利弊,判斷高洋會以對付魏國為優先,選擇和隻收複失地的梁國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