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在李笠覺得,對方接下來采取的應對,可能和自己預計的不一樣。
理由是,晉陽霸府這個高家的‘創業團隊’,其中一眾武勳桀驁難馴,當年連老高都駕馭得很辛苦,如今根基不穩的高二郎,恐怕短時間內不能完全壓製。
那麼,在宗室重臣高嶽兵敗被俘之後,高洋隻能尋求武勳元老們的支持,接下來齊國的反應會如何,就不會以高洋的意誌為主導。
或許,一開始語氣是“不要你認為,要朕認為”的高洋,此時麵對武勳元老們的語氣,是“如今淮北局勢危急,還請諸位叔伯看在多年情分上,出手相助。”
既然武勳元老(軍方大佬)出手,其決策意圖就不會以高洋本人(皇帝)的利益為出發點。
武勳元老之中,也許不乏忠於高家的個人,但作為一個群體,群體意誌下做出的決定,必然是以本群體利益優先。
武勳們的利益是什麼呢?
李笠眉頭緊鎖,他不懂晉陽霸府武勳們是什麼德性,有什麼政治傾向,但按照傳統的權力鬥爭套路,他認為,這幫人的利益就是養寇自重。
道理再簡單不過,一起打天下,不能一起坐天下,開國皇帝及二代皇帝清洗開國勳臣,讓元老們靠邊站,基本上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正所謂‘鳥儘弓藏’,天下一統,元老們就該靠邊站了;天下太平,武將們就該喝西北風了。
十一年前,東西魏洛陽大戰,西魏慘敗,東魏大軍主帥高歡要乘勝追擊,直取長安,結果帳下諸將推三阻四,高歡愣是沒有如願。
這件事,李笠是聽最近聽俘虜們說起的,這說明什麼?
說明這幫晉陽武勳一個個狡猾得很,知道‘鳥儘弓藏’的道理,所以當時放西魏一條生路,東西魏繼續打下去,他們才能繼續吃香喝辣。
如今齊國支援淮北的援軍大敗,高家人自己領的兵、出的醜,那麼接下來,高洋隻能請晉陽武勳出來找場子。
這幫‘大佬’會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
聯梁滅魏?
當年洛陽大捷,西魏奄奄一息之際,這幫人都能放西魏一馬,現在為何要聯梁滅魏?
滅魏之後,晉陽霸府武勳們就可以歇菜了,皇帝靠著鄴城官僚治天下。
所以,對方的對策可能是另外一種。
這幫人是久經戰陣的宿將,應該不乏慕容紹宗這級彆的名將,打起仗來,眼光一定很毒。
如果東線梁軍展現出來的態勢,是不攻彭城,打定主意死守武州等淮北州郡,那在晉陽武勳這幫老狐狸看來,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種應對方式,來個兩全其美。
增兵守彭城,然後,以主力攻沔北,趁梁軍立足未穩,奪取沔北之地。
再收拾夾在洛陽和沔北之間的闕南地區魏軍,最後騰出手,把淮北失地收複,把梁軍趕回淮南。
即保彭城不失,又奪了沔北這一要地,順便收‘收複’闕南,確保洛陽周邊安全之餘,又和梁國交惡,把梁軍壓製在淮水以南。
三國,依舊鼎立。
鳥不儘,弓,自然就不需要藏了。
李笠想到這裡,歎息不已。
他擬定策略的時候,不可能知道齊國第一撥援軍的主帥是誰,之前齊軍入寇淮南,主帥既非晉陽武勳,也不是宗室。
現在,兵敗被俘的援軍主帥是宗室重臣高嶽,接下來,晉陽武勳領兵出征就沒什麼懸念了。
萬一對方真的增兵守彭城,卻以主力攻沔北,己方必須見機行事,趕緊改變策略,先攻彭城。
哪怕隻是佯攻,也得造成彭城岌岌可危的樣子。
以‘攻其必救’的方式,迫使齊國派主力大軍往彭城來解圍,而不是去攻沔北。
真是這樣,他們就要在彭城附近,直麵更加凶悍的齊國大軍,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稍有不慎,類似當年寒山之役的慘劇就會重演。
腳步聲起,李笠循聲望去,卻是黃?走來。
“李郎尚未休息?”
“嗯,想事情。”李笠回答,見黃?笑眯眯,便問:“何事?”
“呃..我已從俘虜中尋了兩名婢女,伺候那兩位娘子,畢竟許多事用兵卒們來做,總是不方便。”
李笠一下子沒回過神:“什麼娘子?”
黃?趕緊提醒:“見機行事的兩名小娘子呀。”
“哦.....”李笠回過神來,隨後有些惱火:見機行事?如今戰事緊,我哪有心思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