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馬(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7064 字 8個月前

是這樣麼?

李笠不這麼認為。

雖然他不懂養馬,也沒接觸過相關產業,但知道一個事實。

按照傳統觀點來看,地域狹小的東洋島國,因為沒有大草原,所以養馬規模起不來。

然而,近代以來引入西方優良馬種以及繁殖、養育技術後,東洋的馬政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馬匹的數量及質量大幅提升,一度成為養馬大國。

由此可見,沒有廣闊的草原,沒有大量的空地,一樣也能繁殖出大量優質馬匹。

前提是做到科學養馬,且舍得投入。

從繁殖、培育、訓練到使用,一定要講科學,並且在國策層麵上重視馬政,為此投入大量資源。

而不是把養馬視作賤業,不能把馬政當做可有可無的副業,不能把騎馬當做粗鄙的行為。

很遺憾,這個時代的梁國做不到。

梁國既沒有強大的馬政、產馬地,也沒有大量養馬的意願和財力,甚至重文輕武,官員們以騎馬出行為恥。

可想而知養馬產業人員的社會地位有多低。

而在沒有坦克出現以前,戰爭中騎兵就是主要的機動作戰兵種,對戰爭勝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體而言,要打勝仗,騎兵不能少。

騎兵強大的基礎,是有大量的戰馬,也就是有強大的馬政,為騎兵源源不斷提供優質坐騎。

北朝有地利,有大量平原養馬,即擁有產馬地,但南朝沒有,這是沒辦法的事。

所以在這科學技術水平極其低下的時代,地利因素導致南朝的騎兵規模大不起來。

在江南,在兩淮,南朝軍隊還可以靠著水網地形與北朝軍隊周旋,可戰場一旦到了河南、河北這種大平原地區,騎兵數量不行,就隻能是送人頭。

李笠仔細想過,與其琢磨用火銃裝備軍隊,還不如靜下心,攢馬、養馬,想辦法增加軍中馬匹數量,以此提高軍隊的機動進攻能力。

隻有這樣,才能在大平原地區和敵軍正麵交手而不落下風。

地利(沒有產馬地)的劣勢是實實在在的,但李笠覺得,自己還是有辦法縮短差距,那就是依靠“科學養馬”。

雖然他不會,但可以組織隊伍學,不斷摸索,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出成果。

。。。。。。

午後,寒山城南郊外,新建好的子城,李笠站在城頭,俯視著城內情形。

這個子城,其實就是一個大型馬場,馬場圍牆就是城牆,內部設施全都是馬場相關設施,李笠花費巨資才建起來。

他不懂養馬,但組織隊伍負責這件事,而且按照作場分工製,分工合作,齊心協力把馬養好。

李笠覺得,若把馬比喻為汽車,那麼汽車產業的模式,可以搬到養馬業來。

汽車製造(馬的育種、繁殖)、駕校(馬的場地訓練、人騎馬的場地訓練)、4S店保養(馬廄,包括馬的飼養、照顧、獸醫)等。

所以,這個馬場有一排排乾淨整潔的馬廄,每排都有單間(馬房),每一匹馬都有自己的單間,由飼養員照料。

平日,有技工檢查馬蹄,為馬修蹄、釘馬掌、換馬掌,又有獸醫為馬體檢、治病。

而投喂的飼料是粗料、精料結合,既有量大管飽的乾草,又有粟麥等能‘吃好’的精料,以及乾淨的飲用水。

馬的繁殖和訓練,同樣有專門隊伍負責。

一如作場分工製,馬場裡,各個‘工段’,都有專門隊伍負責。

經過多年的鍛煉,這些技術隊伍都已經成熟起來,不僅在鄱陽莊園有設施(相對)的馬場,這裡,也建起一座

李笠把視線轉到仿佛運動場的跑馬場,隻覺心曠神怡。

在這裡,有一條長度為二裡的室內直線訓練跑道,有一條長度為三裡的室外直線訓練跑道。

又有橢圓形的環形跑道(大),周長六裡,其中又有個小一些的環形跑道,周長二裡。

環形跑道上有都頂棚,周邊又有完善的排水溝渠,所以不會受天氣影響。

此外,有單獨的跨欄訓練場地,有地勢起伏(上下坡)的越野場地,而城外有圍欄,和城牆一起,構成一個更大的環形跑道。

這座馬場,占地不大不小,比不上遼闊大草原上的牧場,當然不夠看,卻能夠給予馬群以足夠的活動空間、生活空間。

無論是直線衝刺,還是繞圈耐力跑,都能讓馬動起來,需要的時候,馬還可以出城,在曠野裡疾馳。

養馬要講科學,訓練當然也要講科學。

在這裡,飼養的馬分為戰馬、騎乘馬、馱馬和挽馬,戰馬和騎乘馬要堅持訓練。

不僅馬要鍛煉速度、耐力,又要作為坐騎,馱著騎兵進行相關技藝訓練,如何安排,有一整套‘課程表’。

整個馬場,就如同忙碌的作場,大量員工依據自己的崗位,有條不紊的進行‘生產’,按照鄱陽馬場的情況來看,效果很不錯。

簡而言之,就是...

為了養馬,已經連年投入巨資的李笠,看著嶄新的馬場,真想大喊一聲:這裡無論是人還是馬,全都給我“九九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