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要想富,先修路(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6619 字 9個月前

當然,更滿意的是“集裝箱”的使用,確實極大提升了貨物轉運效率。

一個“集裝箱”,由鐵框、木板製作而成,尺寸統一,自重加貨物,重量控製在三千斤左右,是李笠想出來的貨運容器。

集裝箱運輸,對於提升物質轉運效率確實有幫助,但若隻是如此,還不夠。

不遠處,是喧囂的泗水碼頭,剛到車站沒多久的八個車廂(集裝箱),被人推到卸貨軌道停好。

裝卸工打開側板,其中煤炭傾瀉而出,落在旁邊滑道。

有人跳進堆積了煤炭的滑道裡,抽檢煤炭質量,並把抽檢煤樣裝好。

抽檢完畢,確定人員撤離滑道後,工作人員隨後打開隔板,讓煤炭滾入滑道另一頭的漏鬥狀裝置。

漏鬥下方,是一艘靠泊在碼頭的船。

煤炭不同從漏鬥裡落下,落在船艙裡。

等這一車煤炭都傾倒完畢,在漏鬥附近的工作人員吹響哨子,並探出身子,向下方船隻舞動手中小旗。

船邊裝卸工得了工頭命令,拿著鏟子跳下船艙,將堆積如小丘的煤炭平整。

平整完畢,他們離開船艙,漏鬥裝置上的人確定船艙無人,很快又放新一批煤炭‘落下’。

反複幾次,船艙滿載,船工便把篷布覆蓋船艙,把船撐到另一個泊位,新一艘空船取而代之,敞開船艙,在漏鬥下待貨。

旁邊,張鋌看了看懷表,對裝船速度很滿意。

一係列措施下來,利民礦區的“煤炭直運泗水碼頭”項目,實施效果不錯。

如今是仲夏,天氣炎熱,張鋌和隨員隻是站著看,都熱得一身汗,如今計時結束,轉到一旁涼棚納涼,喝茶解渴。

張鋌問大夥有何感想,一名吏員操著鐘離口音,說起來:

“利民車站發車,六馬八車的標準車隊,近四十裡路程,一個時辰抵達寒山北站,卸貨過程,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

另一個吏員,操著淮陰口音,說:

“一個集裝箱,裝煤二千四百斤,即二十斛(石),八個集裝箱,裝煤一百六十斛,一艘二百斛漕船,穩穩裝下。”

“裝船將近一個小時,也就是說,這些在利民車站裝好車的煤炭,兩個時辰後,就已經在泗水碼頭上的一艘貨船裡了。”

又有一人,操著廣陵口音,說:“利民車站,從早上六點起,每隔十分鐘發車一列,每小時六列,截止下午六點,七十二..不,七十八列。”

“那就是每日往南發煤炭...一千五百六十石,返程,北運糧食一千五百六十石。”

再一人笑道:“一千五百六十石,兩艘千石貨船就能裝完,算成本,還是水運最便宜。”

他說話是建康口音,先前那位鐘離人卻說:“不,時間快,這就是差異,軌道運輸,當天發貨,當天到港,走水運,如今港區繁忙,不得排隊等,等個一兩日?”

“就說煤炭,用船運到寒山西港區,卸貨時得靠人力用鐵鏟鏟出來,裝車,運到東邊泗水碼頭,裝船。”

“有時一忙起來,這轉運都得耽擱不少時間,以至於煤炭在貨場堆積如山,就等著轉運。”

“如今有了專線軌道運煤,煤車從礦區出發,直達寒山北城東南泗水碼頭,省事不少。”

“這時間也是成本,可得算進去。”

張鋌見大夥算得很清楚,點點頭。

李笠的幕府僚佐來自各地,不問出身,必須有才乾,基本上都是小吏出身。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幕府佐官們開始挑大梁。

方才眾人所說,道理沒錯,而且,新通車的利民至寒山(北)的運煤鐵路,貨運能力不僅僅是“每日南運煤炭一千五百六十石,北運同樣數量糧食。”

來自廣陵的吏員說:“試運行結束,完善發車策略,兩條鐵路都用起來,以中途車站變道避讓,如此,往南發車的車次可以增加五成。”

“夜間同樣發車,貨運量又翻倍。”來自淮北的吏員補充。

“如此一來,一晝夜南運煤炭的發貨量,最大運輸能力接近五千石,利民礦區的待運煤炭不再會積壓,煤礦的東主們,怕是睡覺都會笑醒。”

來自建康的吏員,心算了一下:“如此一來,發車量可以確保運煤專線可以賺出維護費用,可要收回建設成本,那就不容易了。”

張鋌聽到這裡,說:“鐵路本身的盈利,夠維護費用就已經難能可貴。”

眾人側耳傾聽,張鋌繼續說下去:“君侯說得對,要想富,先修路,鐵路,就是路之一。”

“運煤鐵路,全長近四十裡,建成通車,不是僅僅是為了運煤,也是為了造福沿路百姓。”

大夥依舊不明白:“可是,沿途都是屯田聚落,靠他們,要如何把建設鐵路的錢賺回來?”

“畢竟這錢都是借的,到期後,不僅得還本金,還得還利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