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度變革:實現將、兵分離,以軍士管兵,避免“兵為將有”,防止因為某個禁軍將領出問題,導致整支軍隊跟著一起異動。
但將、兵分離,會出現“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弊病,導致軍隊戰鬥力下降。
所以,要打“補丁”,對於李笠而言,這不是大問題。
因為在徐州試行多年的“軍士管兵”製度,已經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來消除負麵影響,有現成的“補丁”。
李笠認為,對於中軍而言,排在第一位的要求,是忠誠可靠,而不是戰鬥力。
隻有實現將、兵分離,才能儘可能降低禁軍發生倒戈的概率。
而且,現有的中軍製度,其實也在實行變相的將、兵分離,這是百餘年來不斷演變的結果。
自劉宋以來,中軍構成比較穩定:京師的宿衛諸軍,基礎為六軍。
六軍之主將,為領軍、護軍、左衛、右衛、驍騎、遊擊六將軍。
後來,高祖(蕭衍)時,驍騎和遊擊分左右,又設雲騎、遊騎將軍。
此外,有左軍、右軍、前軍、後軍四將軍,號“四軍”。
又有虎賁中郎將、冗從仆射、羽林監三將,屯騎、步騎、越騎、長水、射聲五校尉。
以及積射、強弩二將軍。
還有稱作禁防、左右禦刀、左右夾轂的近侍,即侍衛,多為閹人和武吏擔任。
中軍的左右二衛,守衛宮闕,其餘諸軍宿衛京師,有必要時,奉命出征,戰事結束,回城駐守。
中軍的主帥是領軍將軍,掌“內軍”,即中軍之中宿衛台城之內、守衛宮闕(皇宮)的那部分軍隊。
中軍之中,護軍將軍掌“外軍”,即台城之外,宿衛京城的那部分軍隊。
正常情況下,諸軍的長官都是流官,上任、離任,對各營的兵員構成不會造成影響。
所以是“鐵打營盤,流水的主將”,為某種意義上的將、兵分離。
但也正是如此,將、兵分離導致中軍的作戰能力下降。
皇帝任命禁軍將領,政治考慮(權力博弈)高於軍事考慮,所以禁軍將領本身軍事能力差已經見怪不怪。
最典型的例子,是侯景作亂時,宿衛建康的中軍諸軍,表現極其稀爛。
因為其主帥大多是皇帝信任的文士,而不是真正會打仗的將領。
譬如奉命鎮守長江要津采石磯的王質,不等換防的兵馬抵達,自己就率軍跑了,導致采石磯無人守衛,侯景叛軍從容渡江。
譬如臨危受命、鎮守朱雀門的庾信,這位在文學上的造詣可稱“當世一流”,但根本就不會打仗,甚至連麵對敵人的膽氣都沒有。
所以,被叛軍射來流矢嚇得棄軍逃跑,導致朱雀門瞬間失守。
李笠整軍、實行軍士管兵,反倒是在確保中軍忠誠度的前提下,提升中軍作戰能力。
至於不通軍事之人被任命為禁軍主將,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增強戰鬥力的同時,又要強化禁軍的“本職工作”:看家護院,安全保衛。
中軍隊伍如此繁多,其實分工簡單,無非三種:
第一種,皇帝在哪裡,就跟著在哪裡。
皇帝在宮裡,就守宮殿,守各門,出門,就當隨從,侍衛左右,或者外圍警戒。
第二種,無論皇帝在不在皇宮,都守著宮殿和各門,等同於護院。
第三種,平時守衛京城(不包括台城),必要時出征作戰,等同於戰兵。
所以,中軍諸軍各營兵卒的訓練標準,全按戰兵的要求來就對了。
侍衛們再加練“要員保護”,齊活。
會議進行到後半段,李笠再次強調:“軍士和裨將的軍事教育,勢在必行,文化課開辦了一年有餘,可以開始考核了。”
“文化考試不合格的人,就無法繼續深造,學習更多的軍事知識,如何有資格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