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城外蒼茫大地,蕭詢隻覺信心滿滿,如今的關鍵,在於朝廷必須牢牢控製河南。
河南地區易攻難守,隨時麵臨齊國的巨大威脅,官軍要在河南站穩腳跟,就必須“特事特辦”,用儘一切辦法,控製住這遼闊的平原地區。
讓大量土地的產出,以及人口,成為朝廷可以充分調動的資源,隻有這樣,才能為將來的新一輪北伐,提供有力地支持。
正舉目遠眺之際,忽有內侍近前,不過找的是大司馬。
李笠見對方示意,便走到一邊,低聲問:“何事?”
那內侍有些猶豫,不過還是把事情說了出來。
官軍收複河南,齊國河南州郡官員以及一些百姓北逃,多有家眷走失、為官軍俘虜者。
前不久,就有官軍收攏了一群逃難百姓,在這些人當中,發現有官眷。
李笠聞言心中一動:官眷?你一個內侍來找我說這消息,莫非
莫非這官眷是美貌小娘子?下邊想送給皇帝,但又不好直接送,所以找我來背鍋?
內侍見李笠示意“繼續”,便說:“這官眷,待字閨中,出身可不得了呀”
“是名門閨秀?”李笠問,內侍點點頭:“是滎陽鄭氏女,容貌出眾”
滎陽鄭氏,門第一流,在北朝的地位(門第),據說不遜王、謝之於南朝。
而一個待字閨中、容貌出眾的名門閨秀,成了梁軍的“戰利品”,恐怕皇帝,才可以享用這個“戰利品”。
“此人情況如何??”李笠問,這必須搞清楚,至於名字
他一個“配角”,問女郎名字想乾什麼?
內侍將從那鄭氏身邊侍女聽來的家世,一一道來。
鄭氏的父親,是陽夏郡守鄭蘊,陽夏郡為齊國梁州下轄郡,正是因為此次大戰,鄭蘊北撤時,因為兵荒馬亂,和女兒走散。
鄭氏祖父鄭伯猷,在魏齊換代之際去世,去世前為太常卿。
祖母元氏為魏國公主,其父為逃亡梁國並在建康去世的安豐王元延明。
表兄馮子琮(鄭伯猷的外孫),為北燕主馮跋之後,如今任尚書駕部郎中,其妻,為當今齊國皇後胡氏之妹。
鄭氏母親,出自隴西李氏,外祖母,出身太原王氏。
李笠聽到“隴西李氏”、“太原王氏”,眉毛一挑:隴西李氏、太原王氏,也是一流世家啊!
鄭氏的舅舅李元儉,娶博陵崔季舒之女,崔季舒如今為齊國度支尚書。
鄭氏有三位姨母(李元儉的姊妹),分彆嫁給太原王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子弟,均在朝為官(齊國的官)。
當中那位出身範陽盧氏的姨父,是人稱“八米盧郎”的大才子、範陽盧思道,如今為黃門侍郎。
這樣的名門閨秀,其出身(門第)和血統,在極其看重門第的這個時代,可謂第一流的“世家貴女”,加上容貌出眾,更是錦上添花。
若皇帝納鄭氏為妃嬪,就能直接和北國的滎陽鄭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隴西李氏拉上“親戚關係”。
這種逼格,恐怕比納王、謝女為妃嬪還要略高一籌。
若是在裡,這樣的女子,怕是女主角的第一人選。
李笠算是明白內侍找他的原因:鄭蘊的女兒鄭氏,是一定要獻給皇帝的,但怎麼個獻法比較合適,隻能他來拿主意。
因為太後遠在淮陰,而陪伴皇帝出征的皇後李平安,如今又懷孕了,張貴人同樣有喜,作為皇帝丈人的李笠怎麼看這件事,很重要。
且這位鄭氏的家世,為其身邊人所說,彆無旁證,是真是假,須得查實。
所以,事情沒搞清楚之前,鄭氏要妥善安置,卻不好讓皇帝先“笑納”。
李笠想了想,覺得此事必須慎重處置,先讓內侍把鄭氏安頓好,並增派人手服侍、守衛。
隨後,讓人把陪同皇帝巡城的司馬消難請來。
司馬消難南逃入梁之前,是齊國北豫州刺史,所以此次北伐,司馬消難伴駕出征,並為官軍攻取虎牢,出力不小。
當然,這也是因為之前司馬消難幫了一個忙,李笠才投桃報李,讓對方有表現的機會。
待得司馬消難過來,李笠簡要把情況說了一遍,問:“司馬公,那滎陽鄭蘊,果然有一女待字閨中?”
司馬消難想了想,回答:“鄭蘊是有一女,隻是不知年紀,也未見過麵。”
“大司馬不妨找一些北國官吏、官眷,或者滎陽鄭氏族人來認一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