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讚揚,不算什麼,幾十個人的讚揚,可以讓人沾沾自喜。
幾百個人的讚揚,可以讓人情緒激動,幾千個人的讚揚,可以讓人腦袋發脹。
上萬人的讚揚,讓人熱血沸騰,數萬人乃至十餘萬人的讚揚和歡呼,讓他們隻覺得熱淚盈眶,
他們在戰場上廝殺,為的是什麼?
軍士們說了,首先肯定是為了自己,為了立軍功,加官進爵,封妻蔭子。
其次,是為了家鄉,給自己家、家族和鄉裡爭光。
最後,是為了國家,為了策馬天街,得百姓誇一聲“好男兒!”
策馬天街,得萬眾歡呼“好男兒”,這樣的場景會是什麼樣子?他們無法想象。
但現在,知道了。
如潮的歡呼聲不絕於耳,隨後進城的其他將士,聽著“好男兒!”的歡呼聲,看著道路兩旁那些情真意切的笑臉,一個個眼眶發熱。
戰場上的廝殺漢,經曆了太多的喜怒哀樂,見識過屍山血海,聽過無數鼓角爭鳴,曾經和無數敵人浴血奮戰,衝向刀山血海也毫不退縮。
這些手無寸鐵的尋常百姓,口中一句“好男兒”,卻輕而易舉將他們擊潰。
他們立了軍功,朝廷必然有封賞,晉升的晉升,當官的當官,封爵的封爵,又有田地分。
但這些待遇,此刻比起無數句“好男兒”來,黯然失色。
情緒激動的將士們,覺得這就是軍士們所說的“榮譽”。
他們被無數人的歡呼聲集中,避無可避,這種感覺,比被萬箭穿心還難受,卻讓人心甘情願的承受。
疼過之後,感覺舒暢無比,仿佛個人都脫胎換骨一般。
而陪同將帥入城的皇太子李昉,以及幾位同行的皇子,沐浴著萬眾矚目,傾聽者萬眾歡呼,那“好男兒”三個字,深深地印在心中。
他們雖然隻是這場入城儀式的“配角”,但依舊被現場的情緒感染,呼吸急促,興奮地雙手出汗。
父親讓他們來當“迎客”,就是要讓他們感受一下,什麼是榮譽。
衣錦還鄉,是榮譽,被無數人稱讚“好男兒”,也是榮譽。
父親說得對,軍隊要有戰鬥力,軍人除了要有待遇保障,還要有榮譽感。
榮譽感,來自保家衛國,來自衝鋒陷陣,來自馬革裹屍,來自與同袍出生入死,來自死戰不退。
有榮譽感的軍人,做不出拋棄同袍自己逃跑的事情,做不出殺良冒功、欺壓百姓的惡行,也做不出動不動就嘩變、造反的罪行。
但是,要讓軍人有榮譽感,首先得把他們當人看。
軍中不該用羞辱性的懲罰手段來羞辱、恐嚇兵卒,朝廷不能拖欠軍餉,不能讓兵卒和家屬淪為各級將領的奴隸,吃不飽,穿不暖。
朝廷必須讓軍人們有良好的待遇,有正常的升遷途徑,製度上不能重文輕武。
要讓軍人有體麵的社會地位,讓良家子以投筆從戎為美談,而不能讓“好漢不當兵”這種說法,成為俗語。
一個王朝想要國祚長一些,其軍隊的主要兵員,就必須是良家子。
若是讓羸弱軍戶、囚徒、地痞無賴充斥軍隊,這種軍隊隻會欺軟怕硬,沒有戰鬥力可言,國家也不會有希望。
李昉看著前方街道,看著街道兩側黑壓壓的人群,聽著不絕於耳的歡呼聲,想起了父親提的一個問題:
將來,隨著教育普及,科舉大興,人們不需要馳騁沙場去搏命,靠科舉考試上榜就能當官。
會不會出現“金榜唱名者方為好男兒”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