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推心置腹(續)(1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6085 字 10個月前

傍晚,大江北岸,逆流而上的楚軍船隊在此靠泊,並於岸上紮營。

逆水行船,十分不易,無論是劃棹(槳)還是拉纖,都會消耗大量力氣,這讓許多兵卒和棹卒(水手)累得不行,需要好好休息。

營內,大帳中,行軍總督梁森擺下簡單的酒宴,宴請幾位率部投靠的渠帥。

這些渠帥,是三峽蠻部的酋長,因為和周國地方官員有深仇大恨,所以在得知王師西進後,便率領部眾來助戰。

說到深仇大恨,幾位渠帥那是咬牙切齒。

二十多年前,蜀地還在梁國治下,三峽地區也不例外,但是,因為梁國內部出了問題,為魏國(西魏)所趁。

魏軍奪了蜀地,三峽江路要地白帝城,也為魏軍所占。

但三峽地區的山民(即各蠻),不服北虜,奮起反擊,與魏軍不斷交戰。

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熟悉地形,人數眾多,也曾擊敗對方的州郡駐軍,攻破城池,驅逐魏國官吏和軍隊。

但各部裝備太差,基本上沒有什麼像樣的鎧甲,箭鏃多有骨鏃,與魏軍正麵對抗,很吃虧,傷亡大。

魏國很快調來新的軍隊,他們根本打不過。

所以,拿下的州郡很快便在魏軍的反撲下悉數丟光。

他們改變策略,先是據險而守,擋住魏軍攻勢,然後分散兵力,阻斷道路、水路,導致對方驛傳中斷。

又圍攻偏僻地區的魏軍據點,和對方開始了長期的交鋒。

後來,魏國變成了周國,但軍隊依舊凶殘,大概是九年前,信州地區各部聯手攻打治所白帝城,卻被周軍在水邏城附近擊敗。

周軍殺死投降的人,連同戰死者的屍體,一並堆積在水邏城外江邊,築“京觀”。

那一戰,許多部族傷亡慘重,有的部族撐不下去了,隻能投降,足有數萬戶之多。

但也有部族一直在堅持,不斷襲擾州郡城池。

周國也采取了許多措施來反製他們,其中最要命的,就是控製幾處產鹽地(井鹽),使得許多部族沒了食鹽來源,生活愈發困苦。

後來,因為傷亡太多,又有部族投降,剩下的隻能遁入山林,等候時機。

現在好了,時隔二十年,王師終於來了。

雖然國號已經變了,但始終是建康朝廷不是?

幾位渠帥都聽說了,新朝皇帝,可是前朝大名鼎鼎的常勝將軍“李三郎”,當初要是沒有這位四處征戰,梁國怕是也撐不了幾年。

所以,他們想要為新朝效命,同時向周軍複仇。

尤其是要把水邏城外、長江邊上那“京觀”給拆了,將骸骨埋葬,讓那些戰死的勇士,能夠安息。

梁森和幾位在座的將領,聽渠帥們說了一通(需要傳譯居中翻譯),對這些部族近二十年來的不斷抗爭表示欽佩,然後問起信州地區周軍的布防情況。

名為向百年的渠帥,用生澀的官話說道:“北虜在江麵上拉起浮橋,又造了大量船隻,官軍正麵從水路攻過去,怕是不好攻。”

“畢竟是逆流而上,北虜若是在上遊放火船,可防不住。”

“若走陸路,也不好走,江邊陸地狹窄,縱然有千軍萬馬也施展不開,北虜以營壘堵路,恐怕官軍急切間難以攻破。”

說到這裡,向百年麵色變得嚴肅起來:

“如今是冬天,江水回落,倒還好,等到夏天,雨水變多,江水暴漲,江邊許多陸地都會被淹沒,路都沒有了。”

“所以,若是長期堵在江路上,到了來年夏天,仗就更不好打。”

坐在上首的梁森,聞言和幾位將領交換了一下眼神,問:“以前,晉軍入蜀,也曾水陸並進,難道江兩岸群山之中,就沒有古道麼?”

晉軍入蜀,指的是晉時桓溫伐蜀一事。

“倒是有古道,隻是年代久遠,不知是否晉軍走過的那條...”向百年沉吟著,和其他幾位渠帥交談了一下,又說:

“群山之中,確實多有棧道,但大多破敗腐朽,至於山道,多為草木遮蓋,外人要找,很難找到。”

“某等世居此地,對地形頗為熟悉,如今盼得官軍抵達,願為馬前卒...”

他隨後起身,向梁森行禮:“大都督,某等願為官軍前軍,走山路繞過北虜營壘,攻打白帝城。”

“屆時,官軍自正麵攻過去,某等在其腹背策應,不愁江關不下。”

總督一職,終究比不過“大都督”年代久遠,所以向百年對梁森的稱呼,用的是“大都督”。

梁森見另外幾位渠帥也積極請戰,點點頭:“既然如此,就看諸位的表現了,可是你們缺甲少箭,啃不了硬骨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