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多雲間晴,白石村外魚塘,李笠站在魚塘邊,看著水麵上遊動的鰱魚,還有爬上岸曬太陽的大群螃蟹,心情很好。
這些螃蟹在魚蟹混養的魚塘裡“好吃好喝”,生長速度很快,到了秋天,肯定很“肥”。
呼喊聲起,李笠循聲望去,卻見幾位村民從旁邊經過,向他打招呼,他隨後揮著手,和對方交談起來。
來人是塘主之一,如今魚塘租給李笠,自己也給李笠幫傭,打理魚塘,現在是來投食喂螃蟹,拎著的木桶裡,是許多小魚小蝦。
又有一個小孩子跟在後麵,手裡拿著狗尾巴草,興奮的揮舞著,逗弄跟在身邊的小狗。
“寸鯇叔...”
小孩奶聲奶氣的打招呼,李笠笑眯眯的摸摸對方的頭:“乖,跟你阿耶一起,把螃蟹喂得飽飽的。”
“嗯!”
小家夥快步上前,跟著自己阿耶向前走。
太陽出來一段時間後,水溫上升,螃蟹活躍起來,是喂食的好時候,眼前大片魚塘裡,都有忙碌的身影。
三個月前,剛經曆過死魚事件的養魚戶們,已經從挫折之中振作起來,開始新一輪的養魚(養螃蟹)。
雖然大部分人對“魚蟹混養”的前景不看好,但暗中大賺一筆錢的李笠底氣很足,他的信心帶動了村民們的信心,乾起活來勁頭十足。
對於李笠來說,隻有村民手頭都寬裕起來,不被債務困擾,才不會又有人舉家逃亡,進而造成惡性循環,最後讓白石村“舉村皆空”。
“魚蟹混養”,就是維係大家信心的一個“扶貧項目”,即便實際虧損的可能性極大,賬麵上他也要把“魚蟹混養”做成是盈利的。
李笠打算用賣魚苗賺回來的錢,給大家發工錢、“提成”和“年底分紅”,讓大家對生活有盼頭。
至於錢,他還有辦法另外賺,所以吃點虧無所謂。
忙碌三個月,郡廨給的假期即將結束,明日李笠就要趕往鄱陽城,開始服吏役,如今家裡、村裡的事情都已安排妥當,不會再讓他勞心。
他往家裡走,沿途碰到村民,許多人都熱情的跟他打招呼。
李笠給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憧憬著美好生活,麵對這個未成年但很有本事的“東主”,麵上露出的笑容自然是發自內心。
走近自家小院,卻聽得院子裡人聲鼎沸、熱鬨得很,李笠停下腳步,仔細一聽,卻聽到一群女人在嘰嘰喳喳。
這是村裡的三姑六婆八大姨們在聊天,李笠家出租帶鐵鉤的排鉤,又自己繁殖、出售蚯蚓,方便人們用排鉤釣魚,所以李笠家人氣很旺。
經常有村民來買蚯蚓,又有人來打聽有無排鉤出租,而那些女人們有空就過來,陪著吳氏、林氏聊天,套近乎。
為的是租排鉤時、買蚯蚓時李家多便宜些。
還有人誇自家女兒能乾、孝順,將來伺候起姑婆(婆婆)絕對用心。
其實就是變相的“說媒”,先在吳氏這裡留個好印象,將來吳氏要給李三郎張羅親事,優先考慮“熟人”。
一說到這種事,李笠就覺得頭痛,他不敢進去,生怕一進去就被一群女人圍著,噓寒問暖,結果繞來繞去,就是在推銷自家女兒。
他毫不猶豫轉了個方向,不回家,往碼頭走去。
碼頭上,靠泊著許多漁船,但最顯眼的是一艘雙桅帆船。
這是一艘半新舊的帆船,尋常尺寸大小,可載二十到三十人,比劃槳、搖櫓漁船大了許多,船身有些舊,但部分木板是新的。
帆船形製和大部分內河船一般,長約八丈,船身中部的主桅很高,而位於船首的前桅稍矮,用的是帶竹撐杆的硬帆。
船尾有一根長達五丈的長櫓,為兩段木料拚接,分為槳和搖把兩部分,而船首兩舷各有四支長棹,可以憑借人力行船。
因為此刻不行船,所以船帆是放下的。
往來碼頭的漁民們,看著這艘雙桅帆船,眼睛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羨慕。
帆船借助風力航行,省時省力不說,還可以拖著大網捕魚,有實力的魚主們,捕魚船隊裡都有雙桅帆船。
每一個漁民,都希望自己能有一艘帆船,不需要自己累死累活搖船(劃船)出去捕魚。
但是帆船很貴,日常使用成本不低,首先要雇傭人手操作,其次船隻的日常維護開支不小,譬如船帆、索具的日常維護,以及船身、船底的保養都很費錢。
一艘小的單桅漁船,造價大概四五萬錢,一艘雙桅帆船,小一些的至少都要七八萬錢,常見尺寸的雙桅帆船,造價不少於十萬錢。
白石村裡許多村民家裡積蓄都不到萬錢,又如何置辦得起帆船。
但村裡也有富戶,也有人家擁有自己的帆船,但基本上都是單桅帆船為主,年頭也不小。
這些船,每年修修補補,替換掉腐朽木板、修補船帆,湊合著用。
如同一件穿了多年的衣裳,到處都是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