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蝕,是為我而出現的麼?那死也無憾了!”
。。。。。。
建康,台城,皇宮,年邁的蕭衍,興致勃勃的看著降表,降表為東魏河南行台侯景所書,對方意圖歸順大梁,向他稱臣。
今年是中大同二年,元月一日時天象有變,日蝕如彎鉤,蕭衍覺得是不是上天在給自己警示。
元月十七日時,蕭衍做了個夢,夢到東魏的中原牧守紛紛以地來降,隨後中原一統,朝野歡慶。
他很少做夢,一旦做夢了,事情就會成真,所以,這是個好兆頭。
現在,東魏的河南行台侯景,派人入京獻表歸降,來人聲稱,侯景決定歸順大梁,正是元月十七日下的決心。
所以,蕭衍真的很高興。
侯景在降表中稱,東魏權臣高歡逝世後,他與其世子高澄勢同水火,願以治下豫、廣、郢、荊、襄、兗、南兗、濟、東豫、洛、陽、北荊、北揚等十三州內附。
至於青州、徐州,隻需一封信,就能勸降,也就是說,黃河以南東魏各地,即將為梁國所有。
然後,河北燕趙之地,可徐圖之。
如此美好的前景,讓蕭衍歡欣鼓舞,但是,大臣們卻對接納侯景多有疑慮。
尚書仆射謝舉認為,近年來梁國和東魏交好,兩國邊境一直平安無事,現在若要收留東魏叛臣,恐怕不合適。
一旦接納侯景,兩國必然大動刀兵,而侯景此人不可信,若接受歸降,恐怕是引狼入室。
許多大臣都附和謝舉的看法,蕭衍卻不以為然,因為曆年南投的北國人物數不勝數,此次侯景南投,不正說明人心所向?
蕭衍認為,若此次拒絕侯景歸順,那麼從今往後,就不會再有人願意棄暗投明,南下投奔梁國。
而魏國(東魏),如今權臣高歡新喪,其子根基不穩,一時半會哪裡能抽出手來,興師問罪?
隻要官軍接應,合侯景之力,足以擊退魏軍,將河南、淮北之地悉數納入治下。
為此,封侯景為河南王也不是不行,還可借此機會,向北人展現大梁求賢若渴之意,人心浮動之下,那年紀輕輕的高澄能否穩住局麵,還未可知。
但是,要怎麼說服這些死腦筋呢?
正思索間,宦者來報,說中領軍到了。
中領軍朱異,字彥和,是蕭衍的心腹,蕭衍見心腹來了,便把降表交給對方。
朱異看看降表,又看看天子,見天子一臉喜色,心中想得明白。
天子希望他說什麼,他就說什麼,這才是為臣之道。
“微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收複中原,指日可待。”
“彥和也讚成接納侯景歸順?”蕭衍來了興致,朱異點點頭:“陛下,此乃天意,天授不取,反受其咎。”
“侯景為高氏鎮守河南多年,擁兵十餘萬,卻無法南侵一步,王師兵強馬壯,不怕與他侯景交鋒,怎麼能叫引狼入室?其人不過為陛下守戶之犬爾。”
“如今他帶兵歸順,王師如虎添翼,又如何會怕高氏?”
“對,對!我也是這麼想的。”蕭衍激動起來,他和近臣私下交談時,很少稱“朕”。
蕭衍在案前來回走動,喜形於色,決定接納侯景,趁著東魏國內人心不定,將河南、淮北穩穩收入版圖。
如此來,他的成就便與宋武帝劉裕相近了。
回想自己登基稱帝四十餘載,如今有一個天大機會就在眼前,不抓住,悔之不及。
想到梁國版圖遼闊,國力強盛,蕭衍不想留下遺憾,下定決心:“我國家如金甌,無一傷缺,承平四十餘載,今受河南之地,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