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入了高苑縣城,已是午夜時分,便直接去了縣衙。第二日一大早,隨蘇方一起到關帝廟,觀看鄉勇操演。
遠遠就聽到口號聲、喊殺聲、兵器的碰撞聲,好不熱鬨。廟門口還圍了好些百姓。
待進入廟裡,幾個穿著衙役衣服的頭目見蘇知縣過來,趕緊上前見禮。蘇方本想向定王引薦,定王擺手示意不要驚擾。眾人又繼續操練起來。
定王在一旁靜靜觀看。一隊鄉勇在訓練刀術,一隊鄉勇在練習射箭,一隊鄉勇在簡易木製器械上訓練攀爬。他們沒有統一的服飾,手中武器也簡陋混雜,但都是精壯小夥,士氣高昂,汗流浹背,喊聲震耳欲聾。操練的動作雖然還不能整齊劃一,但也是有模有樣。
定王很是滿意,一邊觀看,一邊問道:“高苑縣有多少鄉勇?”
蘇方回答:“之前為防禦闖賊,本縣共招募了千餘鄉勇。闖賊潰逃後,隻留下精壯三百多人,而且這些人大多沒有家室,南下沒有牽掛。”
定王又問道:“誰負責他們訓練?”
“下官將鄉勇仿照衛所軍製編了三個百戶所。又從縣衙找了幾個精通武藝的都頭充當教頭,下官沒事的時候,也來這邊盯著,不準他們偷懶。隻是這個三個都頭隻會武藝,不懂兵法戰陣。下官懇請殿下選拔得力之人,來統領這些鄉勇。”
蘇方是個智慮忠純的臣子,昨日見定王身邊隻有大順軍的殘兵和流民,便打定主意將鄉勇交給定王。這些鄉勇雖然戰力還不行,但都是他親手挑選的農家子弟,非常忠心可靠。今日定王問起,他就主動把想法說出來。
定王點點頭,“多謝蘇大人高義,容孤思慮一番。這些鄉勇糧餉如何?”
“本縣曆年還有些結餘,尚可維持。”
定王又問了一些情況,方才作罷。
回到縣衙,衙役就急匆匆遞過來一摞信劄:“大人,濟南剛送來的邸報。”
蘇方接了過來,略掃一眼又轉呈給定王。
定王仔細翻閱起來。約一盞茶的功夫,又遞給方以智等輪流傳看起來。
蘇方一直關注南都消息,特意安排人花大價錢到濟南謄抄邸報。這份邸報隻有十來頁,也隻有幾個消息,但每條都很炸眼。
第一個是關於福王監國的。五月初一,福王朱由崧拜孝陵,進南都。初三,行告天禮,就任監國,頒諭天下:孤避亂江淮,驚聞凶訃,既痛社稷之墟,益激父母之仇。……乃茲臣庶,敬爾來迎,謂倡義不可無主,神器不可久虛,因序謬推,連章勸進,固辭未獲,勉循輿情,於崇禎十七年五月初三日暫受監國之號,朝見臣民於南都,孤夙夜競競,惟思迅掃妖氛,廓清大難。德涼任重,如墜穀淵,同仇是助,猶賴爾臣民。其與天下更始,可大赦天下。
第二個是關於官員任免的。兵部尚書史可法為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入閣辦事;馬士英加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右副都禦史銜,仍任鳳陽總督。
第三個是關於設立四鎮的。封高傑為興平伯,鎮守徐州、泗州地區;劉良佐封廣昌伯,鎮守鳳陽、壽州地區;劉澤清封東平伯,鎮守淮安、揚州地區;靖南伯黃得功加封侯爵,鎮守滁州、和州一帶。史可法自請督師揚州。
第四個是關於張獻忠動向的。四月,張獻忠突襲四川,攻占重慶,瑞王朱常浩、四川巡撫陳士奇、重慶知府王行儉等遇害。
眾人看完,有的驚愕,有的歎息,都沒有說話。這幾個消息,對身處山東的定王來說,沒一個是好的。
定王臉上波瀾不驚。曆史的車轍,沿著既定軌道向前滾動,沒有一絲一毫改變,至少目前沒有改變。林旭也暗自慶幸沒有改變。
定王打破沉默:“在河間之時,孤曾說過,先到山東,而後荊楚。現在到了山東,又看了這份邸報,各位說說看,我們何去何從。今日好好商議商議。”
方以智急切道:“福王雖已監國,但未登大寶,臣以為殿下還是火速南下,早日繼承大統,以正人心。”
邸報上福王監國的消息,他仔細看了好幾遍。之前,定王說過類似的話,他不大相信。今日被證實,方以智有些接受不了。他還是希望去爭一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