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生命相要挾在很多時候看起來簡單粗暴,但卻是最有效的方法。
廟祝權衡了一下自己的生命和城隍對自己的重視程度,沒有怎麼太過糾結就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向齊貞全盤托出。
然而廟祝所說的信息卻沒有為齊貞帶來多大的幫助。
原因是他也不知道城隍在做些什麼,隻知道對方的確在近期要做一件驚天地的大事情,並且向他許諾,隻要完成了這件事情,廟祝就可以成就仙體,獲取仙位,乃至長生不老。
這也是城隍廟這幾日封廟的原因所在。
廟祝之所以能成為廟祝,自然是因為對於自己所侍奉的仙人足夠虔誠。
但是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明顯不僅是虔誠這麼簡單,無論是從他看到銀子兩眼放光的神態,還是對於成仙一事的渴望,都意味著他對於城隍的忠心耿耿,其實還摻雜了許多其他心思。
人性貪婪無可厚非。
城隍並不時常出現在廟中展露仙身對廟祝耳提麵命,城隍廟的存在更多的還是為他攝取更多的香火,讓他的金身更加強大和完善,所以對於城隍的去向,廟祝確實一概不知。
隻是在齊貞他們來到這裡之前的一天,城隍顯聖,和廟祝說,近幾日就將大功告成,讓廟祝將廟門封禁,禁止無關人等隨意出入。
所謂無關人等,自然就是指的除了廟祝以外的所有人。
齊貞沒有選擇對他痛下殺手,或者打暈後藏起來避免他通風報信。
經過城隍廟此行,他已經有了一些十分大膽的推斷。
接下來就是驗證這些猜測的最後一步。
他還是臨走交代了一聲,讓廟祝不要聲張此事,若是城隍知道了他已經將所有事情向齊貞等人全部交代了,到時候成仙就彆想了,成鬼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廟祝想到這裡悚然一驚,汗流浹背。
他趕緊拜托齊貞不要將此事告訴城隍,畢竟自己的身家性命現在就攥在齊貞的手上。
齊貞不置可否。
一個小小的廟祝,當真覺得城隍會那麼在意你的死活?
人最怕沒有自知之明。
……
宗叔早晨起床以後,在屬於自己的小院裡麵打了一套像模像樣的拳法。
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逐漸的暖和過來以後,吩咐下人開始乾活。
他年紀已經大了,在這個家裡麵是一個最不像下人的下人。
他知道老爺和少爺都喜歡喝什麼種類的茶葉,知道少爺和老爺不太一樣,茶水總是喜歡喝溫涼一些。
他知道大少奶奶喜歡在早晨起床以後,用濕熱的毛巾敷臉,知道姨奶奶喜歡在月事前幾日吃當地果脯鋪子裡麵最出名的情人梅,也知道老夫人早中晚要向屋中的女媧娘娘上三柱香。
他知道這個院子裡麵主家每個人的喜好和生活習慣,自然也根據這些生活習慣養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
張大財的家雖然不大,但上上下下仍然是有七八個下人忙裡忙外。
他作為本家的大管家,自然有責任把所有的事情照看的井井有條,不出一絲紕漏。
按時間,自己在起床前半個時辰,家裡的廚子就應該已經開始給老夫人、少爺和少奶奶準備早餐的吃食。
叫醒自己的每日都是那個喂鳥的下人,他要將鳥籠掛在自己的屋簷之下。
原因是兩個少奶奶不喜歡早晨被鳥叫聲吵醒,而自己所在的小院又是除了主人的臥房外采光最好的屋子。
自己每日清晨會在屋前打上一套拳,待身體完全舒展開之後開始洗漱。
等自己洗漱完畢去往廚房的路上,會看到下人在打掃主人院子,喂池子裡麵的金色鯉魚,當然這一切都應該是十分安靜的。
在廚房,他會看到廚子已經按照自己昨晚的吩咐,做好了今日早餐的飯食。
無論是包子還是饅頭此時應該在籠屜中呼呼的冒著熱氣,湯食也應該已經轉了小火在鍋中悶煮著。
然後他就會將廚子已經提前為他準備好擺放在桌上的早餐吃掉。
一碗湯食,一個主食,一碟小鹹菜,不管這些年換了多少廚子,又或者廚藝再好,他都隻吃這麼多。
他吃飯的速度不快,吃飯的時間也控製的幾乎每天相同。
飯後他會選擇在院子裡麵走上兩圈,消食是一方麵,他也需要檢查一下下人們是不是還有疏漏,或者偷懶。
不多不少整整兩圈過後,他會到主人居住的院子裡麵,看著四十年前自己親手種下的那顆棗樹,等待主家起床。
伺候主家用過早飯,吩咐下人收拾完屋子,他就會來到書房裡。
老爺一般喜歡在這裡寫寫字,少爺則是喜歡看書。
無論是看書還是寫字,都是宗叔年輕時候十分向往的事情,隻是轉眼多年,自己已經沒了那份好學上進的心思。
他會從茶壺中將溫度放的剛剛好的茶水為少爺添滿,然後開始向少爺彙報昨日在蕪湖城內和自家相關生意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