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數量壓倒一切(1 / 2)

司禮監 傲骨鐵心 4030 字 10個月前

然而,魏公公雄心勃勃要一展他的技術時,海軍將領們則麵色古怪。

隻是,公公那摩拳擦掌的樣子,令得海軍將領們實在是不敢上前給公公澆盆冷水。

事實上,公公從京師帶來的那些火器,海軍將領們都見過,但除了地雷和以個彆火器外,其餘的東西在這些將領眼裡可用四個字形容——“華而不實”。

這也間接解釋了為何魏公公能夠從軍器監一次購來這麼多的火器,原因就在於軍中根本不待見這些東西。

有些火器的設計理念是很不錯的,但用於具體作戰時,總是會出現各種問題,不能保證發射效果,有很多火器用出去後根本飛不到敵船,半路就歇火掉下海。

這還是輕的,有些有嚴重質量的火器,甚至會飛的好好的,突然轉向飛向自家船隻。

露梁海戰中,就是因為彆的船將火器誤投到了鄧子龍的船中,導致鄧子龍座艦起火,日軍趁機反撲近船跳幫肉搏,鄧子龍率部力戰而亡,前來救援的朝鮮將領李舜臣也因此陣亡。

所以,哪怕國內生產了如此多的火器,但在真正的海戰中,明朝水師是不願意或很少使用那些國內發明的“新式火器”的,他們主要的戰鬥模式還是近船以火銃對射和肉搏奪船為主,炮擊都是次要的。

露梁海戰時,中日朝三軍便是於露梁海上演了一場肉搏大戰,而非魏公公以為的海上大炮擊。

這種戰鬥模式在沒有魏公公的曆史中,至少還要持續一百年。

包括鄭氏水軍攻打台灣之役及日後的明鄭和滿清的澎湖海戰,都是純海上肉搏模式。

以近戰為主。

這也是為何鄭氏水軍在攻打台灣之役時遲遲不能封鎖台灣,導致荷蘭人的炮船依舊還能在台灣海域自由行動的緣故。

因為,明鄭的戰船速度沒有荷蘭人的快,而荷蘭人雖然船少兵少,但他們不和鄭軍糾纏,更不會和鄭軍死拚。

客觀說,明朝對於火器的研製其實是走在正道上的,就拿公公搞來的那些新式火器而言,無一不是導彈和火箭的前身,且做到了“三級助推”這個概念,水雷也做的很好,但畢竟受限於科技,且突然亡國,使得火器正規化半道夭折,最後多半就成了韃靼人笑話的存在。

不然,很難說導彈這個東西是不是由中國最新研製出來。

…….

水師不願意使用兵仗局的“發明”,自然導致軍器監大量積壓存貨,不懂行的魏公公一頭紮了進來,一見這位人傻錢多,急於清倉回本的軍器監自然是不遺餘力的向魏公公推銷,把他當冤大頭宰了。

魏公公自己呢,卻是沾沾自喜,想著質量不好,就以數量取勝,誰讓他自個沒有創新生產能力呢。

當然,也可以說魏公公是在用自己的真金白銀為大明軍隊改製探索,摸石頭先過河。

不行不要緊,關鍵是要試嘛,不試怎麼知道不行呢。

再說錢花了,沒理由不用啊。

不用這些新式火器,你海軍敢保證把那六條船給咱家留下來麼!

你們做不到,就不能嘲笑咱家的創新!

具體負責公公新式戰法的就是他老人家的親兵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