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說話才算數(1 / 2)

司禮監 傲骨鐵心 3988 字 2024-03-25

坊間有關提督海事內臣魏某的傳聞,大抵一真九假。

一真,是魏太監提督海事內臣身份為真,其餘麼,從官方層麵上應該都歸於假。

如果本朝太監需要履曆供組織部調用公示的話,魏太監的履曆可能就寥寥數行。

隻是,魏太監這人好大喜空,特彆愛造假,所以,若把坊間傳聞用文字組織起來,魏太監的履曆至少得有數百字。

且,真假莫辨。

原因便是內外有彆。

沈有容、施德政二人沒有能力調查清楚魏太監的底細,他們隻能根據傳聞判斷。

傳聞魏太監是天子和貴妃身邊的紅人,那麼結合這魏太監在江南所為,以及當今陛下好用家奴,這一點就沒什麼好懷疑的。

魏良臣以禮服人,投其所好,不打不相識,一封書信坦露心跡,令得畢生致力於征討日本的沈參將,不能不動心。

相較文臣而言,武將對內廷的觀感取自於他們的發跡。

即,如提拔之人為文臣,他們對內廷的態度便和文臣一樣。

但若無文臣提拔重用,純憑個人努力,那麼,他們對內廷的態度便不定和文臣一樣。

況文臣對內廷的態度也並非鐵板一塊,本朝出過若乾大璫,哪個大璫權重之時,門下沒有大學士、督撫、科道清流為之搖旗呐喊呢。

無它,純利矣。

故,沈有容這才登總兵府。

他雖是參將,但浙江無設副總兵,因而於浙江水陸兵馬而言,他沈參將便是副總兵。其與施德政又是多年同事,二人在福建任職多年,不但眼界寬廣,擅長水師作戰,又同受文臣之中對日強硬派、福建巡撫金學曾的影響,所以,哪怕調來浙江,對於遠征日本也是念念不忘的。

從前,無機會,如今,這機會倒來了。

施德政自是知道沈有容的心思,有關倭人侵占琉球,欲染指東番的情報,曾有海商及海外人士多次稟於閩浙地方。

可以說,明軍對日本的情報工作一直十分重視。

當年遠征軍組建之時,福建巡撫金學曾就格外重視情報工作,他命一個叫劉思的幕僚扮成商人前去日本密探,繪集地圖,查探倭人風土、沿海兵備,並製定了進攻計劃。其間來往日本的海船,大多有明軍間諜隱身於內,內中甚至有不少是錦衣衛。

這無疑是得到萬曆支持的,否則,錦衣衛不會在閩浙擅自行動。援朝抗倭戰役中,有大量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活躍在朝鮮半島,甚至於日本本土。

南北夾擊,水陸並進,一舉消彌倭患,恐怕也是萬曆的誌向。

然而,閩浙方麵萬事妥當,隻欠朝廷一道征討詔書時,在日本的漢民許某偷渡歸來,帶回豐臣秀吉死訊。

結果,遠征日本便不了了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