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大笑又大笑”的楊漣代表的不僅僅是楊漣,還代表了東林黨中若乾人。
這些人,放在道德和價值觀來看,是完人。
但放在曆史的宏觀角度看,卻是罪人。
大明朝不需要他們,天下的百姓也不需要他們。
所以,高攀龍等人的冥頑不靈是好事,可以讓公公不必再費心思在他們身上。
這當口,公公倒是遺憾阮大铖不在,不然,倒想看看阮大铖什麼表情。
他續又往前走去,然後揮臂向著一眾師生親切的說道:“同誌們這半年來辛苦了!”
“同誌”一詞,自古有之,各黨中人也常以“同誌”相稱,公公用此稱呼,倒不後現代主義。
但“同誌”一呼用於這些東林師生身上,卻彆具深意。
何謂同誌,誌同道合輩也。
公公用此稱呼,乃告訴這些東林師生,他與他們是同誌!
眾師生受驚於那廬州孫必顯被杖打,又受驚於魏公公突然罵到,一個個正惶恐不安,陡聽魏公公以“同誌”相稱,瞬間,愕然者不少:意外,十分的意外。
但更有多人卻為之精神一振,興奮鼓舞。
內中,就有點將錄上列名地奴星催命判官的塗一臻,這位乃常州人,舉人功名,25歲,現為五組組長。
宋四寶報呈公公處的最佳學員有兩人選,一個就是黃尊素,另一個便是這塗一臻。
最終,公公選定黃尊素為最佳學員。
塗一臻雖敗於黃尊素,未得最佳學員,但其學習理論功底和勞動積極性卻並不比黃尊素差。
他落選的原因其實沒有原因。
二選一,公公隨便定而矣。
隻能說,他運氣不好。
有感於魏公公所說“同誌”二字,塗一臻不能不有所回應,於是他激動呼道:“我等能格物踐行,理論聯係實際,深刻挖掘公公所言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的道理,何談辛苦之有!”
這番話說的,當真語調激昂,發自肺腑。
“好,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諸位同誌,咱家叫你們在這學習勞動,可不是囚你們,把你們當成囚犯來看,而是要叫你們好生做人,好生知道民間的一切,如此,諸位同誌將來才能做好官咧…”
公公高興的看著塗一臻以及他身邊那些正在凝神傾聽的師生們。他興奮的就要走上前去,齊祥芳護衛有責,忙帶人上前欲隔離保護。
“他們是咱的同誌,和咱一樣都是從百姓中來的,咱哪能防著他們!咱想,同誌們也不會害咱。”
公公大為不快,悶聲訓斥齊祥芳。語調不大,但保證所有師生都聽的清清楚楚。
之後,便不顧齊祥芳和左右勸阻,執意來到眾師生麵前,拍拍這個肩膀讚賞幾句,走到那個麵前問問最近生活學習如何,最後,拿起塗一臻滿是老繭的雙手,用力向上高舉。
“莫要小瞧了你們那手中的老繭,要知道,這繭子可是代表你們真正和百姓融為一體咧…”
公公很高興,他想,皇爺也一定會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