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公道?
誰去還!
王尚書有些後悔自己不應該摻和這件事,沒來由的倒把他架在火上燒了。
魏閹要帶兵進城,放不放他進來?
不放的話,就這麼任由魏閹在正陽門兵陳兵列陣,耀武揚威,把個南京城弄的人心惶惶的?
為了平息事態,王永光讓崔侍郎到國公府勸說,眼麵前不管你徐公爺心裡有多麼委屈,亦或有多麼憤怒,卻總要把魏閹先打發掉。
大明開國兩百餘年,就是當年成祖皇帝靖難時南京都不曾受過兵火,難不成如今倒要讓個太監給大鬨天宮不成。
尚書大人自個卻是叫人備轎去內守備廳了。
此舉釋放出的意味太明顯了。
“神策門外的事情非老夫所為,老夫憑什麼要向他魏閹低頭,老夫又哪來的公道還他!真要說公道,老夫還要討還呢!”
徐公爺顯然聽不進崔侍郎的勸,崔侍郎見狀隻得無奈打道回衙門。途中,卻叫轎夫轉了方向奔正陽門去了。
崔侍郎認為火中取栗的時候到了。
各家勳貴都亂成團了,曾到上坊門外付過錢的那幾家倒是一片安靜,甚至是一片定當,一個個倒幸災樂禍,打著看彆家熱鬨的心思了。
“原本沒幾個錢的事,一個個摳的要死,死要麵子活受罪,看吧,現在滑子鬨大了,倒要看他們怎麼收場。”
安城伯張國才身為友好分子,對事態的進一步發展頗為關切。
魏國公現在是有口難辯,他已經知道被放回來的豐城侯正在聯絡各家湊錢付錢,且還派人請徐公爺主持,大家夥一塊把銀子湊了得了。
徐公爺能跟豐城侯這般沒臉皮,自己湊自己的贖金?
真個是被人賣了還笑嗬嗬的替人數錢。
這擱哪年,也沒見過這麼荒唐的事啊。
隆平侯張國彥也退縮了,他委婉的勸說親家還是縮吧,可徐公爺就是不肯縮。
在府裡一夜沒睡,不時在那罵人,時而還砸東西,把個國公夫人氣的都不理他。
然而,次日天亮之後,更叫徐公爺吐血的事發生了。
倒不是魏閹攻打了正陽門入城了,而是下人們來報,說是城內一夜之間叫人貼滿了《留都防亂公揭》。
《留都防亂公揭》洋洋上千字,直指魏國公徐弘基為國之蠹蟲,為一己私利侵吞國家礦產,終釀今日事變。更指徐公爺為殺人滅口,竟私調三大營駐軍襲殺朝廷內臣魏某,致使天子親軍死傷無數。內臣魏某為討還公道,不得不率部入城,於途中又遭剌客伏殺,險些喪命……
公揭最後,更是字字見血。
“夫孔子大聖人也,聞人必誅,恐其亂治,況國公之行事,具作亂之誌,負堅詭之才,惑世誣民,有甚焉者。而留都之名公臣卿,豈不懷忠報國,誌在防亂以折衷於《春秋》之義者乎?
內臣魏某自幼讀聖人之書,以府試案首近君養親,附討賊之義,誌動義慨,言與憤俱,但知為國,不惜以身…以存此一段公論,以寒天下權貴之膽,禍亂之人必不容於聖世哉!謹以公揭布聞,伏維戮力同心是幸!”
公揭貼滿了內城,中華門,三山門、清涼門、通濟門、朝陽門等內城13座城門之上儘數貼了。
這會,南京城中識字的,不識字的全都知道了這公揭所說,聽說南京都察院的一些年輕禦史們正熱血沸騰的要上書彈劾他魏國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