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裡不答應,村裡平日會來事的“凶人”們便開始挨家挨戶串連,讓被征地的人家一齊按手印拒絕交出土地,說是隻要大家心齊,縣裡肯定會退步。
這些“凶人”們倒不是真的凶悍之人,而是頭腦靈活,能說會道那種。
平時村裡有什麼事,除了裡長和鄉老們,就屬這些人有發言權。當然,其中不乏一二“剌頭”。
“凶人”們找到良臣他家時,他爹和大哥正在吃飯,一聽他們說明來意,雖然有點害怕官府會收拾他們,但在這些人連哄帶威脅的話語下,加上確實這件事有利自家,便在請願書上按了手印。
父子二人覺得既然土地被征已經無法避免,那麼就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利益。
人都是從眾的,彆人家都按了,要是自家不按的話,老魏家在村裡肯定抬不起頭。
也是老實巴交,良臣他爹將那些要他按手印的村民當成“英雄”,什麼都指望他們。甚至在他們走時,還摸出幾個銅板,說是你們為大夥出頭,車馬費什麼的總得大家夥一塊攤。哪能叫你們又出力又貼錢的。
良臣他爹,典型的小農民心態,他是自己不敢出頭,盼著那些敢出頭的人為他們爭取利益。
殊不知,那些會來事的人拿了村民按了手印的請願書到了縣裡後,縣裡的確十分重視。
縣尊親自出麵接待他們,然後由縣丞帶著六房的人將這些人帶到了酒樓,一頓好吃好喝後,私下給每個人都塞足了銀子,然後這些人便以梨樹村民的名義,向縣裡寫了保證書,承諾一定配合縣裡征地,絕不生事。
縣裡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當天就讓六房的人到梨樹村清量。結果,村裡人不知情況,見那些人不回來,以為縣裡抓人了,於是六房的人過來時,他們就吵著要縣裡交人。
裡正和鄉老們知道情況,但沒人露麵,結果,很快就來了差役,強行帶走了十來個人,其中就有良臣他爹和大哥。
聽張嫂說,被官府帶走時,良臣他爹嚇慌了,請求差役放了大兒子,可人家沒理會,父子倆一起帶走。
張嫂將事情告訴良臣後,讓良臣明天趕緊到縣裡將人保回來。她年紀大了,吃不住,回屋睡去了。
想到剛才吳德全似乎有什麼話對自己說,良臣料想當是想要告訴他爹和大哥的事。
人,肯定是要保回來的。
不過,現在肯定是沒法去縣裡了,良臣隻能自己到灶台煮了口粥,喝完之後先睡。
第二天,公雞還沒叫,村裡人就看見魏家老三匆匆忙忙的出了村口,直奔縣城。
也就在同時,社學那裡傳來哭聲。
吳夫子咽了氣。
……
骨頭家出了點事,姐姐的事,好多人外麵在鬨,警車也來了,緊趕出一更。下一更,我爭取晚上能趕出來。
不是什麼違法犯罪的事,是情感方麵,家事不多言,總之,一言難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