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初戰告捷(2 / 2)

人人都愛馬文才 祈禱君 5554 字 10個月前

作為出使的正式官員,字跡好的還不行,還得是出身士族長相端正者,現在大部分符合標準的都是寫得好的書令史,大多在幫太子編選《文選》,聽到這個消息後一個個都不敢再在家裡偷懶了,每日都去各自任職之處乖乖抄書,免得因為閒賦在家被點了去。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祝英台寂寞的抄書日子才認識了不少“同事”,有袁為之幫著在書閣分擔一部分工作,即使後者隻喜歡抄字跡漂亮的原本,還是讓她輕鬆了不少。

祝英台抄書的日子按部就班的繼續著,馬文才那邊製糖的工程也終於有了進展。

雖然一開始出於保密和場地、工具限製,產量並不高,但也因為如此,祝英台能夠多用些心思,產出來的白砂糖和糖塊品質非常高。

馬文才用精心準備的漆器盛放它們,晶瑩如雪、剔透如冰的白糖在黑色的漆盒襯托下簡直猶如一件工藝品,外麵用精致的綢緞包裹,係上織帶,就成了一件稀奇的“奢侈品”。

雖然沒有帕子,但馬文才還是通過在國子學將這種“雪糖”和“冰糖”傳播了開來。

國子學裡王謝子弟遍地走,後戚宗室多如狗,之前他剛剛被皇帝賜了字時有不少活絡之人給他送了賀禮,甚至親自上門慶賀,雖然多半是好奇來看看的,至少態度到了。

以他們的出身,回贈什麼樣的禮物都顯不會讓他們在意,所以馬文才就用這些白糖當做了回禮,並說明是家中秘方,產量極少,算是嘗個鮮雲雲。

在國子學讀書的學生,大多連十五六歲都沒有,十三四歲的孩子是主力軍,正是貪吃愛玩的年紀,白砂糖還好,最多是按照漆盒裡的書箋上所寫在水裡或者露水裡放一勺化成糖水喝。

但那冰糖實在是漂亮,莫說吃,就連看看都覺得是種享受,有些人舍不得吃拿在手裡把玩好一會兒,直到手指間開始有甜膩之感才放入口中等候慢慢融化,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有不少人看見,好奇地詢問。

所謂“奢侈品”,就是擁有的人少才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馬文才提前說了“秘方、產量少”,意思就是不容易得,凡是不容易得的東西越發會受到追捧,沒一陣子,甲科那邊都知道了馬文才有一種能讓白水變甘露、冰雪凝成晶的秘製之糖。

有一次,一個學生偶感風寒,發現口中含著冰糖真的能讓嗓子舒服很多以後,冰糖還能止咳的功效也被開發了出來,傳得是更加神乎其神。

起先,這些學生自持身份隻是讓奴仆來討,後來發現馬文才也沒有多少,一旦要晚了就真沒了之後,甚至折節親自來找馬文才。

待到這些糖傳入這些學生的家中後,馬文才的盤算才終於落實了。

鴻臚寺派了客曹來,欲用重金采購馬家的冰糖和雪糖,作為外交送出的禮物,一起送往魏國。

這時代士族的“秘方”往往不外傳。昔年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莊園裡產出一種很甜的李子,時人高價求買,他怕彆人得了種子,還要一顆顆把核挖了再賣,像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

在這個年代,即使是皇帝看上了朝臣家裡什麼吃食,也是要用錢或禮物交換來的,不可能一句話就讓彆人獻上來,是以常常有皇帝感慨,說當天子的飯食還沒有高門大族來的精美。

在這種情況下,馬文才就靠幾斤糖,賣出了等重金子的價格。

馬文才是天子門生,連皇帝都敢勸諫的“刺頭”,國子學裡被七大姑八大姨托著要冰糖的學生們也不敢硬要,隻能先送禮物,眼巴巴地希望他能夠拿冰糖和雪糖作為回禮。

活了兩世,在國子學讀了兩輩子書,直到此時,馬文才方才明白當年其父送他來國子學時說的話。

看著屋子裡“同學”為了要兩塊糖的回禮而送來的禮物,馬文才心中留下了悔恨的眼淚。

從南方來的糖塊,再加點草灰泥漿,實在值不了多少錢的東西,竟然能讓王謝子弟都追捧起來,甚至還自發作了很多首詠糖的詩。

按祝英台古裡古怪的話說,“連廣告費”都省了。

“吾兒,去國子學,不是為了求學,是為了門路。”

他上輩子一定是腦子被門夾了才覺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摔,明明是顏如玉自有黃金屋啊!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