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百密一疏(2 / 2)

人人都愛馬文才 祈禱君 6992 字 10個月前

結果還沒慶幸幾天,這位梁國的二皇子投敵了!

莫說梁軍上下搞不明白,就連彭城百姓都想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好好的皇子不做,怎麼跑到敵人那邊去了呢?

因為想不明白,所以就有了各種揣測,彭城中流言四起,這些流言甚至傳到了彭城周邊的淮陽、淮陰等郡,而且以一種極快地速度往南繼續傳播。

梁國上一次如此難堪還是幾十年前的“洛口之戰”,那時候梁國三十萬大軍眼看著要全殲魏人與邊境,結果蕭宏害怕打仗時的廝殺聲悄悄帶人跑了,指使前線崩壞、指揮混亂,最後反倒被魏國翻了盤。

這一次也是一樣,眼看著彭城大捷、元鑒十幾萬大軍被打到丟盔棄甲隻剩萬餘人灰溜溜逃竄回去,安穩日子還沒過月餘,主帥丟了!

剛得到消息時,大部分彭城的將領都是眼前一黑,梁國來的那些老將更是覺得梁國肯定是遭到了上天的詛咒,否則怎麼一次兩次都遇到這種情形?

而稍稍知道點內幕的胡龍牙和成景俊等將領卻是諱莫如深,閉口不談任何有關二皇子的話題,一旦問得急了,就拿京中皇帝送來的手諭搪塞,直言是皇帝要求封鎖消息,隱瞞蕭綜的行蹤。

眼見著外麵流言四起,梁軍內部還要用高壓政策彈壓,局勢一天比一天動蕩,可就這樣的情況,對外趁病的蕭綜還是一天都沒有露麵。

就在彭城上下焦頭爛額之時,一位在路上不慎墜馬反倒逃脫生天的豫章王屬臣卻帶回了更讓人驚駭的消息。

這位梁國的二皇子殿下,根本就不是梁帝蕭衍的兒子,而是齊昏侯蕭寶卷的遺腹子!

徐州原本是魏國人的地方,當地軍民也許不關心這樣的秘聞,可在徐州駐紮的梁**隊都要瘋了。

魏國再怎麼散步謠言,梁軍還能以現在交戰為由將這些流言斥為謠言、稱他們是為了動搖軍心。

可逃回來的王國屬臣卻不是魏國人,更不是什麼無名小卒,乃是皇帝為兒子精挑細選的高門子弟,國子監出身的王國常侍,怎麼可能造假?!

於是曹仲宗和陳慶之領著援軍趕到彭城時,接手的就是這麼一副爛攤子。

“曹將軍,你來的正好!”

胡龍牙聽說曹仲宗的大軍到了,親自迎出城外。

他和曹仲宗是熟人,兩人曾經在鐘離之戰中並肩作戰過,也曾同屬韋睿麾下,所以聽聞他從京中而來,胡龍牙幾乎是放下了所有的架子,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卻抓著曹仲宗的手熱淚盈眶,大哭出聲。

“你們總算來了,我們都快扛不住了!現在流言四起,陛下又讓我們瞞著王爺失蹤的消息,可哪裡瞞得住啊!”

胡龍牙自覺蕭綜失蹤、皇帝必將遷怒,內外交迫之下,簡直是失魂落魄。

“彭城守城的士卒有不少趁夜開始逃往蕭城了,他們擔心一旦我國放棄了彭城,魏國要秋後算賬,乾脆就‘投奔故國’。我擔心城門失守,夜夜親自帶人巡視四門,都幾天幾夜沒合眼了!”

他眼下一片青黑,眼中也滿是血絲,可見其言不假。

曹、梁等人都知道彭城情況肯定不好,卻沒想到已經惡劣到這個樣子,均是吃了一驚,詳細問起這段時間彭城的情況。

當他們得知成景俊帶隊巡邏的時候碰到了逃回城裡的蕭綜屬臣,如今正嚴密保護著,幾人都是精神一震,連忙喚了人來。

這位蕭綜的屬臣姓張,出身算是顯赫,乃是出身蕭衍母族的國戚,隻不過是旁支,因從小聰慧得了族中照顧,謀了個國子監讀書的資格,而後被蕭衍指到了兒子的身邊當書令,算是讓兒子照顧自己的母族親戚。

這位張生性格並不跋扈,做事也細致可靠,再加上細算起來還是蕭綜的遠支表弟,平時蕭綜對他還算客氣,出入也都帶著。

這次來徐州,蕭綜原本考慮過他身份不同,原本想把這表弟留在京中的,是他感念蕭綜這幾年的照顧,自願跟隨。

這麼個出身、忠心都沒有問題的人,在曆經千難萬險後逃回彭城,卻帶回了蕭綜不是梁帝之子的消息?

眾將麵前,這位王國屬官難掩疲色,臉上還帶著劫後餘生後的神經質,一點風吹草動都讓他不住回頭。

當麵對梁山伯與曹仲宗的質問時,這位屬官歎了口長氣。

“諸位將軍,這話不是我說的,也不是魏人說的,是殿下當著所有人的麵,親口說的……”

“我拚死回到彭城,不是為了汙蔑殿下的名聲,而是為了不辜負殿下自汙的良苦用心。”

麵對眾人的質問,這位年輕人眼中帶著淚意,艱難開口。

“殿下在被抓走前,就已經料想到會發生不好的事。我們那天,明顯是被人算計的……”

逃回彭城的張生,頭發都短了一截,半邊臉上全是在地上摩擦後的猙獰傷口,雖然一回到彭城就得到了治療,但以後一定會留疤,當不得官了。

即便如此,從他的氣度依然看得出,他是出身士族的清貴官員,而不是那種隨便可以收買之人。

他的話,讓眾人勃然色變。

“殿下自己拖住了魏人,讓其他人突圍,我騎術差,沒想著跑,一直跟著殿下。卻沒料到,千萬百計想逃的沒逃掉,我這認了命的卻在半路掉下了馬,滾到了坡下的河裡……”

“分離前,殿下再三囑咐我們,如果有人能逃回國中,讓我們給陛下帶一句話……”

他眼淚奪眶而出,從敷了藥的破損麵容上潸然而落。

“無論魏國要什麼,都不要答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