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煉丹奇才(2 / 2)

人人都愛馬文才 祈禱君 6236 字 10個月前

“我那屋子去不了了,去隔壁屋子吧,這幾日這屋子誰進去都會嘔吐。”

屋子裡的白磷燃燒完了,她也黑了臉。

孫進之似乎對自己差點被白磷彈燒傷一點心悸都沒有,大大方方地跟著祝英台和梁山伯去了隔壁的客房,邊走還邊問:

“我也試過用鬼粉做暗器,隻是很不容易燒起來,你是怎麼讓它燒起來的?”

“我加了助燃物。”

祝英台見他一點都沒有“登堂入室”的罪惡感,怒氣也上來了,冷笑道:“你是衣服脫得快,否則它們碰到物體後不斷地燃燒,直到熄滅。要是讓它接觸到你的身體,你肉皮會被穿透,然後再深入到骨,根本就沒站在這裡和我說話的機會。”

孫進之不好意思地乾笑了下,沒顧及祝英台的威脅,反倒又丟出一大串問題:

“我看那琉璃殼渾然一體,那鬼粉是怎麼放進去的?用了什麼東西黏合嗎?還是燒製過程中放入的鬼粉?燒紙的琉璃碰到鬼粉不會燃燒嗎?你不怕中毒嗎?”

這是什麼人呐!把她當百科全書啊?!

祝英台氣結,徹底不說話了。

梁山伯知道祝英台累了一天又沒睡覺,氣性大,安撫地拍了拍她的背,牽著她的袍角進了屋,與孫進之麵對麵坐下。

接下來的時間,祝英台麵對孫進之不願說話,梁山伯便做了個中人,開始打聽孫進之的來意和目的。

這個叫孫進之的弟子看起來是個落拓大叔的樣子,其實才二十四歲,是茅山宗道魁陶弘景的關門弟子,是茅山“丹術宗”一脈,研究的正是煉丹術。

他在煉丹一道上極有天賦,又出身道門世家,從小就被陶弘景收入門下,在茅山華陽峰長大,因此頗有些不識人間煙火。

在山上有道童打理他的瑣事,這是他第一次下山,對世事有很多不太明白的,才把自己過得亂七八糟。

梁山伯是禦史出身,在問答上的技巧即使是馬文才也比不上,他沒有花多少功夫,就從孫進之身上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東西。

祝英台這幾年來為馬文才煉銅、練金、置換各種金屬,嘗試著製造火器,其實需要大量的化學原料,有些她可以自己設法提純或合成,但這幾年需要使用的量太大,憑她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完成,隻好購買一些現在有的原料,再自己加工。

例如硝石、膽礬、丹砂這類的原料,其實也是買得到的,有些作為藥材,有些作為丹方,價格比較昂貴。

後來馬文才借著徐之敬找到了幾家合適的提供商,這才漸漸滿足了祝英台的需求。

隻是誰也不知道,正如徐之敬所在的徐氏掌握著當世“秘藥”的渠道一般,當世的“丹藥”渠道一直是由茅山上清宗掌握的。

陶弘景隱居深山這麼多年,門下三千弟子,卻依然能維持著優渥的生活條件,不是因為他受到皇帝的尊重,也不是因為他出自丹陽世族,而是因為茅山的弟子會煉丹和煉金。

其實早幾年前,祝英台用硝石製冰夏季乘涼時,建康的道門就發現了京中有人擅丹術,隻是祝英台非常低調,又是士族官員出身,沒能繼續打探下去。

再後來,祝英台發現很多原料能買到,也不耐煩自己一點點合成,反正她和馬文才有錢,又有渠道,便直接用買的來做各種實驗,茅山宗那邊壓力一下變得大起來,各種雄黃、硫磺、丹砂、硝石的采集漸漸跟不上來,甚至還為此增派了人手。

祝英台開始煉銅時,曾青和雞/屎/礬之類的原料也開始劇烈的消耗,這些原料其他人不知道,在煉丹術上登峰造極的陶弘景卻立刻就察覺出有人在製作“熟銅”。

祝英台不知道,“濕法煉銅”正是陶弘景最先察覺到的“丹術”,隻是由於受到時代條件的限製,他並不能作出正確的解釋,試驗也很難繼續下去,但從祝英台購買的原料上,陶弘景終於倒推出了合成“熟銅”的方法,也對這個方法做出了細致的研究和記錄。

他是道門宗室,自然不屑剽竊“同行”的成果,所以座下煉丹、煉金兩宗的弟子都知道當世又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煉丹奇才,而且很可能還不是道門中人,於是一個個悠然神往,生出了結交的主意。

隻是當年陶弘景曾與蕭衍約定過輕易不會出山,道門這幾十年又被佛門壓得都喘不過氣來,連道門弟子在外都要宣稱“佛道同宗”,他們有心想要避開佛門和皇帝的眼線來建康尋找祝英台,又怕給祝英台添了麻煩引起她的方案。

茅山上眾道士左思右想著如何“勾搭”上神秘的“煉丹奇才”,陶弘景的關門弟子孫進之卻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狂熱,尋到山中負責“生意”的弟子,設法找上門來。

聽完孫進之的話,梁山伯眉頭皺得更緊了,連孫進之一個弟子都能找到祝英台身上,其他人若真要查,恐怕也不是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

他正在考慮著該如何和馬文才保護好祝英台的安全,忽覺肩上一沉。

扭頭一看,祝英台約莫是累極,在孫進之的絮絮叨叨中沒撐住,頭一歪,靠著梁山伯的身子,已經沉沉睡了過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網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