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深藏功名(1 / 2)

人人都愛馬文才 祈禱君 6840 字 10個月前

陳慶之的棋術出眾,在二十歲之前,便已經成了國手。

作為教導他棋藝的老師,蕭衍曾經評價他有“一眼看出敵人破綻的天賦”和“無窮推演下去的心力”。

也由於他有“無窮推演下去的心力”,他是蕭衍最滿意、最欣賞的對弈者,因為隻要陳慶之不想讓這局棋下完,一局棋就能就這麼無窮無儘地對弈完,直到填滿每一口氣。

想要贏皇帝不容易,但是想要輸給皇帝、還不讓皇帝乏味,更不容易。

如今,陳慶之在棋局上的逆天天賦,卻表現在了戰場上。他以戰局為棋盤,以士卒為棋子,下出了一場絕妙的好棋。

元鑒沒有逃脫,在攻破第二座營壘、白袍軍眾人都在進行休整時,陳慶之卻安排馬文才帶領了上百個擅長近戰搏殺的士卒沿著水路先行一步,埋伏在第三座壁壘撤退的必經之路上。

大本營被攻破的速度太快了,當開始有逃兵往碼頭邊跑的時候,馬文才就意識到不能再等下去。

所以他們乾脆殺掉了碼頭裡留守的士兵,又鑿穿了大部分的船隻、用布團堵上缺口,不離開水的時候看不出,一旦行駛出去就會沉船。

剩下的,就隻有靜靜地等著甕中捉鱉了。

陳慶之一日之內連下三陣,馬文才又在汴水邊拿下了準備逃回睢陽的主將元鑒和副將丘大千,接下來的時間幾乎沒有花費什麼功夫,這位北魏的宗室將領就被北海王說服了,徹底投降了梁軍。

陳慶之付出了白袍軍傷亡三百多人、滎城兵馬損失六百多人的代價,徹底攻破了元鑒的防禦。

有了元鑒的歸順,睢陽沒有廢一兵一卒便被拿下了,城中幾萬軍隊一夜之間就變換了旗幟,成為了北海王的兵馬。

睢陽被拿下,對於梁國來說意義完全不同。

睢陽是梁郡的首府,而蕭衍在被禪位建立梁國之前,曾為“梁國公”,封地便在梁郡,隻不過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為他的“梁國”是古梁郡,已經屬於北魏的領土。

然而,如今梁國的軍隊攻破了睢陽,踏入了梁郡的土地,真正的將“梁國”的旗幟插到了梁郡首府的城頭上,即使是一貫內斂的陳慶之,都不由得撫摸著城牆眼中含淚。

陳慶之在徐州一戰時已經成名,而如今以七千人的軍隊連破滎城、睢陽及其周邊十二城,一日之內連下三壘、擊破七萬人的防禦,此舉頓時震驚南北。

就連負責寫軍報的馬文才下筆時都感到一股熱血沸騰,筆走龍蛇間蕩氣回腸,寫完後隻覺得紙上都散發出森森的殺意,他第一次領會到了祝英台所說的“筆意”,這實在是從他會寫字以來完成的最好的一幅作品。

“請先生過目,可有什麼不妥之處?”

馬文才心悅誠服地奉上戰報,讓陳慶之先檢閱一番。

這並不符合梁國的規矩,他作為參軍,本不必照顧陳慶之的看法,監督他在外的軍事行為、防止他擁兵自重,才是一個參軍該做的。

但馬文才已經被陳慶之行雲流水般的軍事才能所折服,有意想要拉攏這位亂世中的“奇才”,對於他的態度猶如半師半友,並不用提防的態度相對。

陳慶之自然感受到了這股變化,事實上,從睢陽城被攻下開始,所有人對待他的態度都有了變化,有拉攏如北海王,有崇拜如花夭、阿單者,也有馬文才這樣,以長輩的態度對待,希望能學到軍陣之法的。

陳慶之從頭到尾保持著一顆平常心對待。

他人生的前三十多年既然能承受的住懷才不遇的冷漠,如今自然也就經得起一飛衝天後的熱情。

所以他笑眯眯地接過了馬文才的戰報,在看完後微微一怔。

“佛念為何不寫自己的功勞?若不是有你調度有方,而後又親率百人成功攔截元鑒,根本就不會有今日的大獲全勝。”

“自劉宋元嘉北伐後,我南朝在南北對峙中就從未獲得過如此的大捷。白袍軍出征在外,很難得到朝中的支持,陛下雖然有意相助,但也不得不顧及朝中的態度,但如果這一戰大獲全勝,戰略態勢就完全不同了……”

在行軍打仗時上,馬文才遠不如陳慶之,可在兩國大局和為白袍軍謀取政治籌碼上,陳慶之則不如馬文才。

“因此,朝中需要的是‘堂堂正正’的大勝,他們需要看到的是白袍軍以七千之數大破敵方七萬兵馬,是一日之內連下三城,半月之內連下十二城,至於如何調度當地兵馬構建工事、如何截斷後路迫其投降,都是些不重要的事情。”

馬文才笑了笑,語氣頗有些自我調侃。

“何況我是參軍,並非將領,將軍意在行伍,當因此戰獲得不世之功勳,而我作為參軍,隻要保證將軍一心為公即可,既然我的願景在朝堂而不在軍中,又何必讓自己落得個‘將種’的名號呢?”

這些自然都是他必須隱瞞戰功的原因,也是他為大局所考慮選擇的“犧牲”,可真相不僅僅如此,卻不能為外人道也。

但陳慶之卻相信了。

作為一個庶人,他能理解“士族”出身的馬文才並不想往將門發展的“顧慮”,也明白他作為皇帝的耳目眼線,必須要保證自己並不熱衷於軍事,否則就失去了“監軍”的意義。

但對於他的“犧牲”,陳慶之還是滿懷內疚,甚至為此做出了“承諾”

“雖然不能明著宣揚,但我給陛下的私信裡會回報你所做的一切。尤其是這次前來相助的黑山軍,若沒有他們混入營中作為內應,這一戰不可能潰敗的如此迅速,理當得到嘉賞……”

“黑山軍並不是梁軍的士卒,也不是魏國的軍隊,他們是雇軍,打仗全是為了報酬,陳將軍若想獎勵他們,不如勸說北海王將攻下睢陽得到的田地賞賜給他們,他們應當守得住這裡的家業。”

馬文才從善如流地建議著,“還有睢陽武備司中貯藏的武器、盔甲等物,也可以獎賞給他們。黑山軍用的武器兵甲太差,全憑個人武勇作戰,若他們兵強馬壯,對我們來說也是極大的助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