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見龍在田(2 / 2)

人人都愛馬文才 祈禱君 13200 字 11個月前

其實馬文才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人,每到評定官績的時候總有不少地方官弄虛作假,有東挪西湊暫補虧空的,也有屈打成招或草率結案了結刑獄官司的,這種事子雲先生已經司空見慣,上麵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除非做得真的過分,否則有背景的人無論做的多差,到要晉升的時候,都能晉升。

這也是為什麼二品門第的子弟往往起家就是太守,之後頻頻升遷,而寒門出身的就算除吏也爬不了太高。

即便是馬家這樣的次等士族,等閒都無法補上天災**後官庫的虧空,而真正的灼然大族不必自己去補虧空,多得是人捧著錢糧求著借他們一用,來換取偶然間投向他們的一瞥。

那些寒門,叫他們拿什麼去“湊數”?

所以民間才有“流水的太守、白頭的縣令”這樣的說法。

“你倒有趣。”

子雲先生聽到他自陳想要如何糊弄朝中吏部派來的使官,不怒反笑,越發覺得這孩子有意思。

“我見過父母為子女苦心謀劃的,卻還沒有見過你這樣為了父親的前程操心的,見一斑而窺全豹,從你身上,我也能看出你父親確實是個值得讓子女敬重之人。你一片孝心,也實在讓人感動。”

聽到子雲先生的誇獎,馬文才臉上浮現出複雜的神情。

“哪裡隻是孝心,我也是不得不如此小心謀劃罷了。家父如果丟了官,對我又有什麼好處?像我家這樣既不是王謝這般的灼然大族,又不甘下賤的次等士族,本來就最是尷尬。我家三代單傳,家父要除仕,當真就是萬劫不複了。”

他這幾聲感慨發自肺腑,越發讓人百感交集。

賀革當初便是為他這一份野心和自省而觸動,收他入了門下,如今越發覺得這學生一路走來不易,會心思深沉一點倒是合情合理。

子雲先生其實並不是什麼老謀深算的政客,他多年隨王伴駕,出身雖低,卻沒人會去侮辱得罪他,所見的高門也好,寒族也罷,皆是可用的英才,那些都是已經爬到了高處之人。

對於馬文才這種正在爬升過程中的年輕人,因為看到了他的努力和步步為營,再想到那些已經成功的人,子雲先生有些若有所思。

“我囤糧,是為了維護家中的名譽和前途,想來祖母在天之靈,也不會怪罪我這麼處理她的遺產。所以兩位先生以為學生囤糧是為了謀利,學生也無法辯解,隻是學生囤糧的初衷確實不是為了求財,現在子雲先生要讓學生借著售糧的名義前往淮南,學生自然要多做斟酌。”

“畢竟,動了這些糧食,便是在用家父的仕途,還有我馬家滿門的前程在幫著先生。

他望著隱姓埋名的白衣文士,毫不遮掩地說出自己的意圖。

“我願意幫先生遮掩,可學生需要一個理由,一個必須得幫、也不會毀了家門的理由。”

這一刻,馬文才身上世家公子善於算計的精明乍然而現,之前的隱忍、辯解、難言之隱,以及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像是為了這一刻。

他開門見山的向“子雲先生”詢問來曆、討要好處。

這一刻,誰也不會懷疑馬文才願意相幫的心是真的,但情勢卻大為轉變。

如今,馬文才已經並非如之前子雲先生所想的那般,是害怕“囤積居奇”之事獲罪與上峰,也不是為了那些“隱瞞真相”的恩德而不得不為之。

不過是三言兩語,幾句往事和苦衷,馬文才已經牢牢掌握了主動,因為子雲先生和賀革都是君子,所以反倒不能再勉強什麼事都被蒙在鼓裡的馬文才去乾什麼。

因為之前可以用馬文才,是因為誤會他暗地買糧是囤積居奇發天災財,他所為“不義”,所以“不義”可以被利用;

但此番他們若明知馬家的危機就在眼前而依舊不管不顧繼續利用馬文才,那他們的行為就成了“不義”。

如果賀革和子雲先生是以己為先的小人,馬文才這一招毫無用處,反倒會因為交出把柄而被越發利用,因為“詐取官績”也是罪責。

可馬文才賭對了,他們都是君子,所以……

“我在猶豫是否用你做遮掩之人時,曾卜過一卦。”子雲先生看著馬文才,緩緩開口。

“因為此卦,我最終下定了決心。”

馬文才沒想到他會突然說起卜卦的事情,頓時有些茫然。

“這一卦,不是為我自己而卜,而是就見你之事問卜與上天。”

子雲先生笑道:“當時我不明白,不過是見一學子,為何會是乾卦的第二爻,心中實在是好奇,便隨著文明先生連夜上山。”

馬文才的茫然已經變成了驚愕。

《五經》裡便有《易經》,他甲科第一,周易自然也在眾學子中出類拔萃,所以才如此驚愕。

乾卦第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龍出現在地表之上,並且已經被有德之人看見。

“現在我明白了。”

他看著馬文才的眼神中含有極大的期待,這種期待已經超過了他最初隻想要他做好遮掩之人的初衷。

“我明白了那卦象是什麼意思,我又為何完全無法抑製來會稽學館的衝動,就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信道的子雲先生,這一刻完全放下了心中的防備。

“你要一個理由,我便告訴你……”

“馬文才,我姓陳,名慶。我家中信天師道,自幼以‘之’綴名,慶之是我的名,子雲是我的字。”

直言自己身份的陳慶之麵容嚴肅,就在天子身邊浸染的威嚴之色展露無遺。

“我是天子身邊的主書,也是朝中的侍禦使,來會稽郡本為查案。浮山堰出事,禦史中丞命我等侍禦使兵分幾路隱藏身份,名義上,是前往浮山堰查明災情……”

聽到這位子雲先生真是那位“陳慶之”,明明早有心理預設,馬文才還是心頭巨震,整個人浮現出飄在半空中一般的狀態。

但陳慶之接下來的話,直接將馬文才按下了雲頭。

“浮山堰破的蹊蹺,但因此事關係到陛下的名譽……所以不好明察。禦史台擔心浮山堰破是因為有敵國的奸細牽扯其中,所以……”

他看向馬文才。

“此番我等前往浮山堰,為了暗中查清潰堤的真相。”

在他的眼中,馬文才已經呆若木雞,連眼神都有些遊離。

之前這少年的表現實在讓他驚歎,無論是應對能力、對局麵節奏的把握,還是程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聰慧,都讓陳慶之有了馬文才非池中之物的直覺。

(接作者有話說)

作者有話要說:

可看到現在已經懵成這樣的馬文才,陳慶之卻在心中暗笑再怎麼驚才絕豔,這少年也還是個孩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行事向來謹慎,會說出緣由自有原因。

“你看,你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我等不願告訴你原因才是為了你好。”

陳慶之臉上滿是興味之色。

“現在你已知道了來龍去脈,不想跟我們去淮南郡也不行了。”

此時的馬文才心裡像是一萬隻兔子在蹦躂,恨不得上去親陳慶之幾口,哪裡顧得他在說什麼。

彆說去淮南郡,便是此刻陳慶之要自己上刀山下火海,說不得他也隻是眉頭皺皺而已,還是會跟著去了。

馬文才再怎麼著,兩世都是年輕人,但凡年輕人,最崇拜英雄,他已經激動的快要顫抖了。

這可是活的陳慶之啊!

他見到了活的陳慶之!

陳慶之邀請他一起去辦案!

“既然你的糧食是有用,我也不好強行讓你拿出這些糧食,少不得還要給你找個靠得住的理由……”

陳慶之有些苦惱地摩挲著下巴。

“這理由,就交給學生去想吧。”

馬文才回過神來,聽見陳慶之苦惱這個,直言道:“學生可以是去巡視家中受災的田產,也可以是先生聞浮山堰出事派我等門生出去曆練,最不濟,還可以是幫傅歧去尋找兄弟,真要去尋理由總能找到。先生對此事慎重,所以想的也慎重,但我一個學子,誰會關心我到底為什麼到浮山堰去。”

他想得明白,笑得也就越發清朗。

“至於先生說我知道了內情便不可推辭……”

在賀革欣慰拂須的表情下,馬文才又一次說出了他期待的標準答案。

“這等利國利民之事,學生當仁不讓!”

小劇場:

陳慶之臉上滿是興味之色

“現在你已知道了來龍去脈,不想跟我們去淮南郡也不行了。”

馬文才:(內心激動)走走走,現在走!你叫我去哪兒我去哪兒!你可是男神啊愛尚網愛尚網!

風雨雷電:(小聲提醒)主人,我們沒有盤纏。

馬文才:……呆若木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