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書聖棋聖(2 / 2)

知客童子原也想招待訪問官在祝家莊內等候,但此人竟連大門都不踏入,就在門外待客的茶室裡坐著等祝英台出去,半點都不著急。

現在馬文才又說他們可以做個“見證”,讓祝家父母連拒絕的理由都說不出口。

能怎麼拒絕?稱病?

“病人”好生生在赴宴呢,當這麼多同窗瞎子?

祝伯元越想越是頭痛,忍不住又回身瞪了祝英台一眼。

“你自己出的風頭,自己去解決!”

他命人去喚了幾位對此事頗有了解的門客,“讓盧先生和方先生陪你去接待那位訪問官,若是要字,寫一幅給他,隻是不要再想著出風頭了,年紀小小就盛名在外,對你不是什麼好事!”

他的最後一句語氣極重。

受到警告的祝英台反射性點頭,可目光一接觸到馬文才,突然就想到了那夜去夜探時說過的話,頓時醒悟了過來。

這字,非但不能隨便寫,還要好好的寫。

最好寫的那位傅大中正不得不重視,好到給她的書品一個極高的評價才行。

想到這裡,祝英台精神一震,雙目有神地望向馬文才。

後者對她微微一笑,挑了挑眉。

一切儘在不言中。

有訪問官來,宴席自然得停了。好在他們因為赴宴都著裝莊重,不必再回房更衣浪費時間,那兩個門客一來,宴上的眾人便動身前往正門,去迎接傅昭派來的訪問官。

馬文才跟在人群之中,見祝伯元一路上麵色凝重,就知道他根本不欲讓祝家揚名。

除了祝英台是女人外,一定還有其他原因。

終於到了門前,從茶室中出來一個精神矍鑠的老人,一身紫色繡金的官服,身後跟著幾個年輕的吏胥,正是此次被派來的中正官。

“陸使君,怎麼是您親自來了?”

姓方的門客似是認識這個老者,驚聲出列,連忙上前攙扶。

祝伯元見此人似乎大有來頭,心中越發不安。

果不其然,等那門客一介紹,才知這位老者是已經致仕的秘書監,乃是秘書省的長官,去年方才致仕,回鄉養老。

這方姓門客以前便是秘書省的書吏,因出身得到同僚排擠而辭官,怎會料得傅昭竟請了他出來做訪問官?

這門客以前出身低微,他認得陸使君,陸使君卻不認得他,但有此人在,卻省了介紹的功夫。

他身為訪問官,也不止來祝家一處,隻是之前在會稽學館見了祝英台的字,實在是大為喜歡,而賀革原本就向傅昭推薦了書法出眾的祝英台,因此擅書的他才決定親自來見祝英台一麵。

如今他見得祝英台神情散朗,稚氣猶存,不由得想起自家的孫子,態度越發和藹可親。

“你便是祝英台吧?來,快寫一副好字,讓我帶回京去。”

祝英台連忙應允,祝夫人安排的下人也抬著書案、筆墨紙硯等物來了。

馬文才等人一一向陸老見禮,表明自己的身份。

陸老見祝英台還帶了“見證者”來,可見對其前來訪問一事十分重視,心情也頗為愉悅。

“既有見證,連許多麻煩都省了。太子如今正在編纂《文選》,征召諸州擅書之人為從官……”

啥?

剛剛站在書案前的祝英台抬起頭,不敢置信的看向陸老。

隻見他捋了捋頷下的美須,笑著道:

“祝英台,你滿腹經綸,又是士族出身,還擅長書道,此事正是你絕好的機會。如你欲求‘天子門生’而不得……”

“‘太子門生’也不失為一條好的出路。”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與此同時,梁山伯家……

梁山伯:(愁容)什麼?見證人?

訪問官:……沒有嗎?

梁山伯:(更愁)能勞煩跟我回趟學校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