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市儈之人(1 / 2)

人人都愛馬文才 祈禱君 6941 字 10個月前

馬文才看了眼梁山伯, 後者向他微微頷首一笑。

“你們雖忤逆了我的意思, 我卻十分高興。”賀革撫須道:“陛下創立五館,便是寄希望於因材施教,讓任何出身的人都有晉升之道。”

“徐之敬的事情實在讓人同情, 但以他偏激的性格,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卻並不令人意外。隻希望以這件事為契機, 能讓徐之敬破而後立。”

“所以, 梁山伯向我建議……”賀館主看了眼馬文才,“他想從傅歧的甲舍裡搬出來, 換成馬文才你與傅歧同住,這樣,祝英台依舊可以獨居。”

“咦?那梁山伯呢?”

祝英台奇道。

“他不放心徐之敬, 自願去和徐之敬同住。”賀館主歎道,“館中有館中的規矩, 徐之敬被貶為庶人, 我不能太過偏心照拂與他, 丙舍的人並不願意接納他,徐之敬也不會接受這樣的羞辱, 我隻能安排他去乙舍。”

“……但乙舍情況複雜, 又是多人同住,且大多還是寒生,我擔心徐兄會和乙舍學子起了矛盾。”梁山伯說著,“有我在一旁居中調節,也許不會讓徐兄受太多委屈。等他習慣了乙舍的環境, 我也就不用擔心了。”

賀革看向並肩而立的馬、祝二人。

“馬文才,祝英台,對這樣的安排,你們可接受?”

“我沒那麼嬌貴,都是家中父母掛念。”祝英台歎了一聲。“我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勞煩諸位這麼調來調去,我才是最過意不去的。”

“徐之敬不僅僅是梁兄的朋友,亦是我們的朋友。”馬文才點頭,“若徐兄不願去乙舍,讓傅歧和徐兄同住,我和梁兄去乙舍亦可。”

此言一出,倒讓三人吃驚不已。

他們其實都考慮過,梁山伯是一番好意,可徐之敬未必願意和身為庶人的梁山伯同住,也不見得就願意接受這樣的“施舍”。

可在這種情況下,梁山伯的提議確實已經是最好的安排。

但馬文才的決定,卻讓眾人又多了一條路。

隻是之前最為注重門第的馬文才,居然能接受搬去乙舍與庶人同住,自然讓他們愕然。

“看來浮山堰一行,有了變化的不僅僅是徐之敬。”

賀革心中暗想。“最有識人之明的傅大中正沒有親自前來,而是派了陸家令為訪問官,倒是一件憾事。”

見館主看他,馬文才謙遜一笑。

“若是徐之敬不能接受和梁山伯同住,便如此安排吧。”賀革看向梁山伯,“好在梁山伯的前途也有了明路,就算你二人同住,也許要不了多久,馬文才你也能獨居乙舍了。”

“這倒是要恭喜梁兄了。”

馬文才訝異地挑了挑眉,又問梁山伯:“是大中正定了品嗎?”

“棋品定了上之下。”

梁山伯有些不好意思。“陛下好棋,是以宗室皆為愛手談,世子知道我棋品不低後召我去下了幾盤棋,期間聽聞鄞縣縣令有缺,便提攜了我。”

會稽太守是衡陽王蕭元簡兼任,但衡陽王常年住在京城,實務是由世子在打理,世子便等同於會稽太守。

見馬文才和祝英台都露出替他高興的表情,梁山伯倒紅了臉。

“慚愧,讀書多年,沒靠才學晉升,倒走了旁門左道。”

“其實梁山伯的棋品本可以定到上之中,隻是他出身寒門,有些未儘之意。”賀館主肅容道,“世子並不是孟浪之人,和你下過棋後也召了我去詢問,又看了你的策論和成績,才決定用你做鄞縣縣令。”

“是你平日努力向學,方有今日之喜,不可妄自菲薄。”

“是,先生。”

梁山伯躬身受教。

梁山伯的才學其實並不在祝英台等人之下,隻是出身所限,很多時候不是自居人下,便是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若非他天性豁達又從不以此自苦,否則任誰遇見這種事多了,也要養成偏頗的性格。

更可惜的是,他年紀已經太大,梁帝要招的是年輕人,限製了天子門生的年紀,梁山伯今年已經二十歲了,連爭一爭的資格都沒有。

一個下縣的縣令,位卑官濁,若給高門子弟作為起家官便是一種羞辱,可對於梁山伯這種吏門出身的庶人來說,一起家便是縣令,已經是少有的“優待”。

眾人都在為梁山伯高興,唯有祝英台憂心忡忡。

她記得梁山伯好像就是在當縣令的時候“嘔血而亡”,死的時候很年輕。

從館主那出來後,因為屋子多日已經沒有打掃,祝英台和馬文才帶來的下人都在整理屋舍,幾人便約在學館的書室裡敘舊。

結果一到了書室,三人皆是一愣,書室裡坐了不少正在抄書的寒生。

這會稽學館的書室裡根本沒有什麼珍本,不過是一些尋常的經典。能進學館讀書的並不是什麼都不懂的粗野鄉人,大部分都是識得幾個字讀過一些書的,這裡的書大多是作為課本的範本借人抄閱。

正因為如此,平時書室裡看書的人並不多,馬文才幾人才在選擇在這裡敘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