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鹿邑悠遊(1 / 2)

金骨傳奇 木杉557 5908 字 8個月前

《金骨傳奇》全本免費閱讀

距空場還有百步就聽得見人聲鼎沸,嘈嘈雜雜。走近再看,約二百人在邑外的空場上操戈舞乾。其中,一百多正值青壯年的壯丁右手操戈、左手持盾,結成四列長陣,整齊劃一地演練陣型。而剩下的不足百人人則是頭發花白的老人和滿臉稚氣的孩童,三三兩兩地在場邊舞弄兵器,還有幾個須發全白的老者坐在樹蔭下乘涼。

子昭來回掃視場上的這二百多人,終於在那由四列縱隊構成的陣邊看見一位腰間挎刀的中年人,身後還跟著兩個手持長戈的年輕人,長長的戈柲(bì,兵器的柄、杆)豎直朝上,在一眾短戈和盾牌當中如鶴立雞群一般。

子昭僅憑中年人腰間的銅刀就斷定此人必定是邑長,繞過方陣走到這中年人麵前,問道:“敢問閣下可是鹿邑的邑長?”

中年人犀利的眼神快速由上到下掃了子昭一眼,答到:“鄙人鹿辰正是鹿邑的邑長,尊駕到此,可有公乾?”

子昭心中暗笑,這鹿辰定是將我當做殷都派來下令的使者。輕輕擺擺手,說道:“並非為公事,隻是為私事而來。敢問鹿邑的籍田在何處?”

鹿辰臉上透出一絲失望的表情,說:“鹿邑籍田不少,除了大王的籍田,還有當今太子,太傅大人和塚宰大人的籍田,不知所問得是哪一塊籍田?”

子昭心說:原來自己的老師在鹿邑也有籍田,怎麼沒聽他說起過。正色答道:“我問當今太子的籍田。”

鹿辰再問:“請問來者何人,為何事欲知太子籍田所在?”

子昭不得不亮明身份:“我即太子,特來鹿邑一觀籍田。”

鹿辰略顯吃驚,立即向子昭行禮:“原來是太子大駕光臨,請恕鹿辰失禮之罪。”

子昭微笑道:“不知者無過。現在可告知我籍田的所在了吧。”

鹿辰頷首道:“殿下的籍田距邑落三裡,小人即刻引路。”扭過頭對身後年長些的青年說:“鹿吉,汝與汝弟好生操練邑兵,不可教偷奸耍滑之輩逃回家中!”

名叫鹿吉的青年點頭稱諾,然後將銳利眼神轉向場中操練的邑兵。

鹿辰轉過身來,對子昭主仆二人做一個請的姿勢,然後在旁引路向場外行去。一邊走,一邊對子昭說:“太子雖為私事而來,但在下有一公事,鬥膽勞煩殿下轉稟大王。”

子昭心中苦笑:我這太子都被父王發配遠邑了,此番來鹿邑十有八九算得上違抗王命,如何能幫你說得上話?但這其中的緣由自然不能對鹿辰明說,隻能點頭說道:“嗯,有何公事,且說來一聽?”

鹿辰說:“鹿邑實有邑眾五百八十餘戶,依大商軍製,除有公乾者每戶須出一丁壯,鹿邑則有五百五十名邑兵。若受命出征,鹿邑屬小邑,出兵一行百人即可。在下將五百五十名兵眾分三撥操練,一旬操練一撥,一月雖不能將所有兵卒操練精熟,但可使兵卒熟練戈盾,列成戰陣。選出精兵百人,供大王驅策足矣。”

子昭心想,原來這濃眉大眼的邑長是來表功的,忙道:“邑長大人練兵有方,忠心可嘉,待我麵見大王後,必詳細稟明。”

鹿辰搖了搖頭,繼續說:“然軍製未曾明令家有丁壯者必出丁壯,亦未授邑長選兵之權。故而奸猾之徒以家中老者、孩童充數。正如殿下方才所見,場上丁壯不過半數,餘者不是老邁無力,便是稚子小兒。即便家中無小兒與老者之人,操練之時,也是陽奉陰違,投機取巧。眼下全鹿邑實有應征丁壯二百餘名,能上戰陣者,不過五十人而已。”

見子昭點頭細聽,鹿辰繼續說:“鹿邑在王畿之內,久無戰事,承平日久。邑人大多隻知耕作生計,多不知兵凶戰危之事。上旬殷都傳來王命,河南兆敵寇來犯,命河西兆各邑操練兵卒、輸送粟黍,以備戰事。若敵寇犯我鹿邑,鹿邑既無城墉,又無壕溝。以未訓之兵卒,難以抵擋敵寇。若大王命我率鹿行百人出征,則隻有五十可用之兵,餘者難堪戰事,實在有負大王。”

鹿辰突然向子昭行一禮,說:“懇請太子殿下奏稟大王,請大王更張軍製、明晰賞罰。使丁壯皆能勤於兵事,賦予我等統兵邑長賞罰之權,使統兵者能賞勤者、罰奸徒。”

子昭心說:這更改兵製之事可不小,小小一個邑長倒是思慮甚多。隻得口中應承道:“此事容我麵見大王後奏稟。”

此時,子昭與鹿辰已行至邑外田間,遙見田邊有十餘名射手正在彎弓射箭。喜愛射獵的子昭駐足細看,隻見射出的箭支力道不足,顯然是弓力不夠、臂力不強。

鹿辰見狀又向子昭行一禮,說道:“在下尚有一請,勞煩殿下向司工大人美言。鹿邑土地豐美,邑人多以耕作為業,少有射獵者。”指了指遠處的一眾射手,接著說:“那十二人是鹿邑善引弓、會射獵之人。殿下見笑,其人所持之弓隻射得鳥兔,箭簇亦僅有骨質箭簇,日常射些飛禽小獸尚足用,若上戰陣,怕是難破甲胄。因而,五日前鹿邑田官赴殷都時,在下叮囑他務必請司工向鹿邑撥派強弓二十張,銅簇箭矢六百支。”

子昭恍然大悟,心說:難怪剛才在場邊,鹿辰聽聞我是為私事而來,麵有失望之色,原來他是在等殷都派人送來兵戈弓矢。司工這廝現在根本不買我的賬,更何況二十張強弓,六百支銅簇箭矢也不是小數目,小小鹿邑定是等不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