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息二方國使者的藍圖越畫越美妙,承諾翦除大商之後,隞都和河南兆之地儘歸目方所有。盧、息二方隨身後的兩個強援去瓜分河西兆與河東兆的土地,並占據繁華富饒的殷都和亳都。待大事定,目方將成為雄踞大河之南的一個強盛方國,青色大目旗幟將遍布大河沿岸。
聽罷如此美妙誘人的藍圖,目伯溫臉上如止水般寧靜澄澈,既不作任何承諾,也不再反對起兵之事,隻是禮貌地邀請二位使者暢飲美酒、觀看歌舞,不再談論這件敏感的事情。
其後幾天,目伯溫悄悄地與嫡親公子和心腹重臣商議此事。意料之中,參與商討此事的為數不多的公子臣工均主張聯合盧、息二方及其身後的強援,奮起一擊反抗大商。目伯溫心中明白,盧、息二國的使者這三個月來並未閒著,憑借巧舌與重禮一一說服了目方的公子重臣。不過,目伯溫深信說服公子眾臣用處不大,隻有挑動他——這一國之主的內心,激起心中的層層漣漪,進而使其掀起驚濤駭浪,方能左右目方國的進退。
隨後,堅利的兵戈甲胄和牛馬戎車從西邊和南方陸陸續續地送來目邑。目邑的公子將帥們亦著手加緊訓練甲士兵卒,征集糧粟物資,整個目方在不知不覺之間走上了戰爭的軌道。
經過一年周密細致的準備之後,目溫終於在目邑邑外的高地設台,祭告天地祖先,宣誓反抗暴政,出兵伐商。親自刻寫的誓詞之中,目溫曆數大商百餘年來對周邊方國的嚴酷剝削和殘暴統治,直斥商王族之內兄弟相殘、子侄相殺的人倫慘事。宣布目方不再臣服於大商,放棄商王冊封的目伯爵位。鼓勵目方將士奮勇向前,討伐暴商,並承諾英勇作戰的將士會得到財物的賞賜,甚至受封土地。
誓師意味著整個目方國正式立於反抗大商的背水之地,全方國上下同仇敵愾,丁壯皆從軍出征,甚至一些老幼也歡欣鼓舞,隨軍出征。一共四千餘戶人眾的目方竟然湊出了五千餘人的軍隊。盧、息二方國的使者指天起誓,保證隞都不會出兵,在目溫看來僅是區區一句空話而已,目溫不會把任何希望寄托在他人的空口言辭之上。因此,仍留一千餘人守衛目邑,目師出兵四千餘人伐商。
出征之初一切順利,士氣高漲的目師在防守空虛的大商王畿河南兆如入無人之境,接連攻破老戍等幾個邊境戍所,殲滅戍卒之後,長驅直入百餘裡。目師此次出征的目的並非占據城邑土地,而是讓大商流血,故而沿途劫掠了幾個未修城壕的小邑,焚燒搶劫田莊數十,又劫掠了屬於商王的南牧,虜獲牛羊無數。終於頓兵於河南兆的兩個大邑——甫邑和蓋邑之下,因為此二邑屬大邑,建有城墉壕溝,不易攻陷,加之目師沿途燒殺搶掠的惡名早已遠播河南兆各邑,故邑中人眾上至邑長,下至奴仆,皆抱定必死之心,拚命抵抗守禦,使目師陷入了頓兵堅城的窘境。
目師頓兵堅城之下一月,讓目溫稍感寬慰的是,大商的行動正如盧、息二方的使者所預料的一樣,最讓目溫擔憂的王師精銳遲遲不見前來討伐,隞都也如承諾中那般安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