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自洋洋得意的牧尹立刻麵露難色,道:“小人是在山間小路尋得太子殿下,故而不知賢者居處所在。不過,想來賢者居所當距小人尋得太子之處不遠。”
虎缶聞言,便已猜出其中情由,定是那妥亙怕我命他征集人眾進山尋找太子,故而出言誆我。但此時虎缶也顧不上思謀與妥亙算賬,一心隻想尋到子昭,便又詢問牧尹道:“上次汝能在山中尋得太子殿下,此次汝能助吾尋得殿下否?若能助吾一臂之力,必當奏稟大王,保爾仕途升遷不輟。”虎缶現學現用,效法那妥亙之術,先誆畫個大餅給牧尹。
牧尹頓時睡意全無,來了精神,其在西牧中擔任牧尹日久,常被牧正欺壓,苦於朝中無人,拔擢無望。今日遇到虎缶畫餅,不管是真餅還是假餅,自然摩拳擦掌、精神百倍。
牧尹正在苦思冥想尋人計策之際,一牧中奴仆背了一竹背簍牛馬乾糞進屋來放,是牧中人眾收集牛馬糞後,晾乾堆積以備入冬做生火取暖之用。
旋即有一牧人跟進室內,彎腰伸手捏捏牛馬乾糞,抬手就是一鞭抽在背糞奴的背上,口中罵到:“這偷懶耍滑的賤奴,整日行事無一件妥帖。汝捏捏這糞,內裡還未乾透,若是生入火中,熏死汝這賊奴。將汝執去斬手斷腳,獻祭祖宗都是褻瀆祖宗神靈,要降下災禍。”
背糞奴趕忙將糞餅一一撿拾入背簍之中,背出室外重新晾曬。那牧人兀自叫罵不休,順手又抽兩鞭在背糞奴腿上。
牧尹不為所動,當是熟視無睹。忽然揮拳猛擊大腿,叫道:“鄙人已有妙計,必能尋得太子殿下。”
虎缶大喜,忙問:“閣下也是智計百出,快來言說,有何計策。”
牧尹計在心中,不免得意,高聲道:“鄙人妙計就在這未晾透的乾糞之中。這牛馬乾糞若是晾曬乾透,點燃之後便能取暖烹飯。若內裡晾不乾透,則點燃之後便會生出煙霧。再在火上加一些半乾草木、朱砂墨粉,便可生出濃煙。天氣晴朗之時,令人在山中小道點燃幾縷濃煙。賢者與太子殿下定能望見,除非太子不願見人,否則必循著煙柱來見。”
虎缶亦擊節道:“果是妙計!”
於是立即行動,可憐那挨了幾鞭的背糞奴剛將未晾透的牛馬糞餅一一曬在地上,就又得令,要其揀選半乾糞餅裝入背簍中,說是殷都來的貴人有大用。
虎缶親自帶隊,牧尹在前引路,虎負、虎爪及虎府三名丁壯奴仆隨行,再帶上西牧中三名牧人、五名奴仆,一共十五人。眾人帶足乾糧及引火之物,叫五個壯奴背上五隻大背簍,裡麵裝滿半乾糞餅和半濕草木枝葉,整裝停當之後便準備出發進山,意欲放煙引得太子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