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俗曲淫樂(2 / 2)

金骨傳奇 木杉557 3640 字 8個月前

周圍看客聞言紛紛側目,不再觀馬,而來圍觀子昭。子昭本人更是頭皮一緊,聽這聲音正是河邑邑長妥亙,上次王命嚴令子昭靜居山中求學,無故不得出山,還令妥亙兼任小史監督子昭,故而子昭聽到妥亙聲音便感到緊張。

好在子昭此番出山之前,稟明師傅甘盤,又是來取過冬之物,理由充分,手續嚴謹,短暫的緊張過後倒也無負罪之感。子昭轉身向正在行禮的妥亙微一還禮,笑道:“吾奉師命前來集上采買過冬之物,不欲叨擾大人。邑長也來集上采買?”

妥亙行禮畢,揮了揮手驅散圍觀人眾,答道:“族中子侄趁著今日市集出賣家中幾件兵革,在下聽得市中今日有外方人販馬,故來一觀,欲以兵革易馬。”

商代族兵和邑卒大多需要自備兵器甲胄,尤其是族長和邑長,要為自己麾下無力自備武器的士卒提供最基本的軍器。因此,商代不似後世王朝禁絕或嚴管民間持有兵革,兵器和甲胄可以在民間市集中自由買賣,邑長與邑人家中也備有甲胄、武器、箭矢,即可用以自衛,抵禦外敵入侵,又可隨時應召出征。故而妥亙說起買賣兵革,猶如稱米買鹽一般司空見慣。

子昭見妥亙身後跟著四名粗壯青年,前麵兩人懷中各抱著三副皮甲,後麵一人背上竹簍中裝滿了銅胄,另一高大青年肩扛兩捆銅戈,粗略一數也有二十支戈,不過均是短戈。

鬼殳看得更細,見皮甲皆有損傷,上麵的兩副甲均缺了幾枚銅泡,銅胄上也有擊刺之痕,便知是戰場得來之物。三個多月前老戍大戰,河邑邑行也曾參戰,其所屬的西旅成為那一戰的勝負手,河邑邑長打掃戰場所獲頗豐也在情理之中。

子昭又與妥亙客套幾句,見對方言語中油滑恭順,不僅沒有監察子昭出山之問,還有宴請子昭主仆二人的意思。由是子昭心中安定,連忙謝絕妥亙之請,告辭離開。

子昭與鬼殳不一會兒便在市集另一頭尋到正在一貨攤前還價的攸幾和羊井。子昭遙遙看得分明,一乘由一頭公羊拖拽的小小羊車作貨攤,公羊悠閒地啃著路邊青草,車上放著兩布袋食鹽,袋口均已敞開,作任君挑選狀。子昭走到近前,看清一隻麻布袋中裝得是粒粒分明的粗鹽塊,另外一隻平紋細布袋裡裝得則是已經研磨精細的雪白鹽末。

子昭駐足聽了幾句,聽清攸幾正在與鹽販討價還價,也不多言,扔下一枚貝幣,便示意羊井取鹽。羊井更不客氣,手腳利落地收束兩隻鹽袋的袋口,拎起便走,隻留下細細摩挲把玩貝幣的鹽販,和一旁訥訥目瞪語結的攸幾。

羊井跟在子昭身後,歡天喜地地說道:“河邑之人能言會道,易貨還價最費口舌,不似西土各方人眾乾脆,更不如我羌人那般痛快,易貨時隻求爽快利落。主上氣度,倒似我羌方人眾。”羊井跟隨子昭在山中竹居的這段日子,遠比在西牧中辛勞困苦的馬奴生活輕鬆自在,因此早已將子昭視作主人。

攸幾這時也快步趕來,口中囉嗦:“方才正欲以這些狐皮和兔皮換二斤鹽,你倒好,扔下這麼大一枚貝,倒省下了我這半簍皮毛。”

子昭笑而不語,羊井這些日子與攸幾混得熟了,知道他性格隨和,更不會隨意打罵奴仆,在側隨口取笑攸幾:“汝追隨甘盤大人,也是灶上用銅鍋銅刀之人,整日不學經天緯地之道,卻愁柴粟鹽梅之事,太不成話。”

攸幾沒好氣地說:“那銅鍋也是師傅在殷都奉公時攢下的,師傅向來輕財貝、不積蓄,隻帶必用之物在身。便是無銅鍋金刀,陶鬲骨刀亦能烹食。”

羊井不搭攸幾的話,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