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俗曲淫樂(1 / 2)

金骨傳奇 木杉557 3640 字 8個月前

《金骨傳奇》全本免費閱讀

北碭山竹林居所中的日子簡單而匆忙,每日早起,除了講學論道、便是勞作營生。子昭也不例外,講學之外,或隨師傅甘盤采摘山珍、挖掘藥草,或與攸幾等人砍柴伐薪、射獵鳥獸。既學經世治國之道,更嘗人間勞碌之味。好在師傅師兄愛護,鬼殳羊井照拂,子昭隻是淺嘗勞作之苦,即便如此,日曬雨淋、山風吹打之下,子昭食量大增,身體黑壯了不少。

如此平淡忙碌的日子轉眼間便過了兩個多月,天氣轉寒,林間樹木的葉子也由綠變紅,再枯黃掉落。時不時由北方而來的山風吹得落葉漫天飛舞,讓山中居民感到絲絲寒意,提醒這些或為隱居、或因避禍、或逃役稅的人們,秋將去,冬即來,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近了。

竹林居中的五人自然不愁寒冬來臨,本來鬼殳提議去西牧或河邑過冬,甘盤欲使子昭體嘗民間疾苦,否決了鬼殳之議。於是,這日鬼殳征得甘盤首肯,帶同羊井赴河邑羈所取興汶上次從殷都帶給子昭的過冬衣物衾裘。子昭想起興汶帶來的那一牛車物事中還有不少銅矢,用來射獵大獸猛禽正好,便也稟明師傅前去取用,順便去河邑散心。攸幾要用攢下的獸皮山珍易換鹽粟等必需之物,也背負了竹簍同行。

清早四人辭彆甘盤,下山赴河邑而去。子昭與鬼殳先到羈所取了衣被箭矢,子昭順手又往自己的行囊中裝了金燦燦幾樣銅質餐具食器,又拿了十幾枚貝幣。子昭想想山中無酒,放著酒具不取。

而後子昭與鬼殳來到河邑集市,與攸幾和羊井彙合。河邑市集在邑東門外直通殷都的大道邊,集雖不大,但凡集市之日便人聲鼎沸,邑中人眾乃至鄰邑人眾都會來集上,出售自家生產的貨物,易換生活所需物品。集上大多是販售糧粟鹽酒、臘魚束脩、粗布麻衣、骨器陶具的攤販,這些物事最是吸引操持家務的主婦女子,相較之下,集中易貨的男子數量倒不如女子多。有些邑人身後還跟隨著一、二名身背竹簍貨篋的奴仆,從其菜色青青的麵頰,以及身上破舊不堪的葛麻衣物便能看出其奴仆身份,有些奴仆腳上連雙草鞋也沒有,在初冬的冷風中瑟瑟發抖。

子昭在山中久了,即便來到這小集也倍感親切,看得饒有興味。市集邊上一夥牛馬販子立時吸引了子昭的注意,這夥牛馬販共有七人,其人麵貌粗獷,身著粗布麻衣,腳蹬皮靴,看穿著顯是外方人氏。七人卻隻趕著八匹馬和兩頭牛,犍牛倒是健壯可用,馬匹卻羸弱不堪,且年齒不小。子昭一看便下定論,這幾匹馬不用試乘,也能知其隻堪騎乘駕車,絕無縱馬飛馳的可能。饒是如此,周邊也圍了一圈看客。

有一名好事的邑人詢問馬匹價格,領頭的馬販是一名身材高大,滿臉虯髯的中年人,見有人詢價,冷冷答道:“五枚貝。”

圍觀眾人聞言,皆吃了一驚,不由得發出感歎之聲,接下來便是議論紛紛,多是說這價格高得離譜。

那詢價的邑人以為自己聽錯,說道:“五枚貝?我是詢一匹馬的價。”

虯髯馬販伸出右手五指,斬釘截鐵道:“是一匹馬五枚貝,不還價。”

詢價的邑人道:“尋常馬匹亦僅需一枚大貝或兩枚小貝,更何況汝這瘦弱老馬。五枚貝足夠去殷都易換一匹上乘良馬了。”說罷,扭頭憤憤然離去了。

虯髯馬販也不理會,自顧自地倚坐在地上的一堆行李邊,歇息去了。

子昭與鬼殳正在相馬論牛、觀看易貨之際,忽然聽得身後有人稱呼:“殿下親至河邑,請恕招待不周之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