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山行不孑(2 / 2)

金骨傳奇 木杉557 6218 字 7個月前

黎夏神色嚴肅,道:“風聲與狼嘯不一般,風聲長,狼聲短。”說罷,連忙向火堆中添了兩根較細的樹枝,然後拿起立在一旁的柏木弓,取出裝著骨箭的箭囊。

子昭見黎夏如此緊張,不敢再多說話,也站起身來仔細向洞口外張望,隻是洞內有火光,而洞外漆黑一片,因而什麼也看不見。但過了不到一刻時光,便能聽出時而響起的短促的嗚咽之聲已經靠近洞口。忽然,洞外閃過兩個綠色的光點,子昭之前赴河邑路過野鄙之地,便遇到過兩頭狼,夜色中這綠色的狼眼,子昭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子昭立即站起身抓過落日弓,將僅剩的三支銅矢捏在手中。黎夏舉手示意子昭不要輕舉妄動,然後從火堆中撿起一支已經燃燒的樹枝,遠遠地將樹枝扔到洞口,借著火光,二人看見一道矯捷的黑影從洞口外躲開了。黎夏又拿起一根燃燒得更旺的樹枝,藉著洞口微微火光的掩護,走到洞口,將樹枝遠遠擲出。子昭緊隨黎夏,在洞口隱約看見洞外有五六對綠色的眼睛,低聲驚呼:“少說有五頭狼!”

黎夏頭也不回,說道:“狼以族聚,近前的有六頭,後麵林中定然還有。”

子昭低頭看看自己手中的三支箭矢,歎道:“可惜我的銅矢都遺失了,你箭囊中裝有多少箭矢?”

黎夏扁扁嘴,答道:“二十。驅狼不需用弓箭,回來吧。”

黎夏轉身回到洞中,放下弓箭,取過四節切削成兩尺長短的毛竹枝,又叫子昭從一堆作柴禾的樹枝中抱了一抱較細的枯枝,來到洞口前,引火又升起一堆火焰。待火焰燒旺,黎夏將一支竹枝搭在火堆旁炙烤,過不多久,那竹枝受熱膨脹,發出清脆刺耳的爆裂之聲,遠比受潮的木柴燃燒爆裂時發出的劈啪之聲響亮許多。子昭本來在洞口內縮頭縮腦地向洞外張望,不曾提防竹節燃燒會有此等爆裂之聲,大吃了一驚,本能地向後一跳,一屁股坐在洞中地下,重重硌在石塊之上,頓時發出慘叫之聲。黎夏見子昭的狼狽模樣,凍結如霜了一天的麵龐,終於露出笑容。

黎夏捂嘴笑著依法炮製,又將兩支竹枝置於火堆邊炙烤,相繼發出爆裂之聲。待子昭揉著屁股再次來到洞口之時,見洞外的綠色光點已然不見,不禁驚歎連連。

黎夏守在洞口半個時辰,直到確認野狼沒有返回之後,方才回到洞內火堆邊,躺在自己的羊皮大氅上歇息。

子昭問道:“在山中這燃燒竹節之法倒是好用。除了驅狼之外,此法可否驅趕其他野獸?”

黎夏點點頭,答到:“大多野獸聽到竹節爆裂之聲,俱會逃遁遠離,不再近前。正如我等山中居民,見到商人,皆會避開。遇到狼群切莫引弓射殺,須知野狼聚族而生,又有靈性,最是記仇,若射殺一狼,整群野狼便會傾巢而出,為其複仇,這點很多人倒不如狼。”

子昭聽出黎夏話中有話,也不知如何應答,沉默片刻之後,心一橫,單刀直入地問道:“姑娘今日悶悶不樂,又對我頗懷敵意,不知是何緣故?”

黎夏慨然道:“既然你有此一問,那我便直言相告。今日我在山路上思索祖宗所傳歌謠,突然想起一句是唱‘帝嚳商契,殷人祖也’,歌中還說到,帝嚳是黃帝後裔,商契又是帝嚳之後,商契姓商,歌裡說得清清楚楚,他二人便是商人之祖。如此說來,汝等商人亦是黃帝後裔,你我是敵非友。”

黎夏將歌謠中“商契”的“商”當做姓氏,自是不對,但契確實是商人始祖,子昭抵賴不得,隻得說:“英雄豪傑之間,你攻我殺本是常事。我記得師傅講過,黃帝與炎帝本來互為勁敵,後又合成一方,殺敗了你家祖宗。”

說到此處,子昭忽然想起右學中師傅說過的各方氏族供奉不同神祇的零碎知識,忙思索一番,說道:“是了,九黎氏族與我商人一般皆敬奉神鳥神雀,由此推之,當年我商人祖宗與汝九黎祖宗亦是同道中人。至於後來為何又化友成敵,祖宗的事情由不得我等。然我子昭可指天發誓,今生定不負各路好友。姑娘於我有救命之恩,我自當你是友非敵。”

子昭這半年在外曆練,察言觀色的本事長了一些。此時看黎夏的表情,由冷轉溫,臉上也泛出了一點紅暈,顯是又被子昭說動,但是嘴上兀自還不鬆口:“即便如你所言,你家祖宗也是背友求榮之人。依我所見,邑中商人大多狡詐凶狠,一言不合便抓捕其他方國氏族之人為奴。我還是小心為妙,一旦尋得父親和姐姐,便與你兩不相欠,各自告辭。”

如此,黎夏又恢複了之前對子昭忽冷忽熱的態度,有一搭沒一搭地與子昭閒聊起來。聊過一會兒之後,兩人皆困乏,黎夏將最粗的兩根樹枝架到火堆之上,二人便各自鑽入厚實的披風和大氅之中,安然入睡了。

次日清晨太陽還未從天邊露出,天剛麻亮之時,黎夏與子昭便先後醒轉。火堆上的明火已經熄滅一陣,不過洞中並不寒冷。子昭走到洞口之外,借著晨光抬頭望天,見天上並無多少雲彩,可見今日是晴朗溫暖的一天。黎夏收拾好行囊,又仔細將火堆灰燼中的暗火踩滅,叫上子昭,二人繼續向南邊跋山而去。

子昭身上的挫傷與淤傷都恢複不少,右臂的矛傷也已無大礙,隻有左肩上的傷口依然時時刺痛不已,但並不妨礙行走,因此今日二人的步伐加快了一些。連續越過兩座山峰之後,冬日的暖陽已經高懸於天,灑在經受寒風冬雪之人的身上,讓人覺得無比安泰舒適。此時,子昭遠遠望見前麵一座高山,仔細端詳一陣之後,辨出那是自己熟悉的垂水山。雖然南垂水的水勢在冬季大為減小,甚至有乾涸結凍的征兆,但終於進入自己較為熟悉的地域,子昭看到南垂水心生親切,心中也踏實了許多,唯一讓子昭擔心的就是可能出沒於山道間的刺客了。

黎夏與子昭尋一處平坦向陽的山坡,休息一陣,吃了些乾糧權作大食,便繼續快速向著竹林居所而去了。為了避免與刺客在山道中狹路相逢,二人遠遠避開平整易行的山道,在黎夏所謂的山嶺之路上穿行而過。此等罕見人跡的山坡密林,子昭之前隻是遠望過,從未想過自己會鑽入其中。這些地方腐植厚積而土壤鬆軟,怪石嶙峋而雜木叢生,雖萬分難行,但子昭也因而見識了很多從未見過的稀奇事物。見到形貌奇異的草木和造型怪異的山石,子昭總會出言詢問黎夏,這位黎女心緒佳時便解答幾句,不耐煩時便不搭理子昭。原本高冷的子昭不僅不惱,反而死乞白賴地追問。有時子昭問得急了,黎夏便加快腳步前行,子昭為跟上黎夏的步伐,便隻能住嘴,氣喘如牛般全力趕路。

在小食之時,二人終於來到了距竹林居處三裡多的山坡之上。子昭將竹林遙遙指給黎夏,隻見輕韌的竹枝和枯黃的竹葉在風中搖曳,幾間竹屋卻隱匿在竹林之中,即便在高坡之上也難窺其貌。黎夏十分謹慎,帶著子昭在密林中悄悄穿行接近山路,仔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