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鹿野觀陣(1 / 2)

金骨傳奇 木杉557 6834 字 7個月前

《金骨傳奇》全本免費閱讀

第二日清晨,虎缶收束好行裝,帶上強弓兕(sì,板角野牛)首與兩壺箭,挎上寶刀。虎缶見虎牙一人備好車馬,知道鄧斛酒醉未醒,便叫虎牙駕車,緊隨父親的戎車,與十餘騎斥候以及虎侯親族扈從的三乘戎車和車後百餘扈從步卒,整隊從虎侯府大門外出發,迤邐向西而行。待虎侯統領的這隊車馬戰士出虎邑西門,虎方精銳的多馬衛二百餘騎與虎弓衛三百弓箭手早已在西門外空地整隊待發,陣勢嚴整,士皆雄壯精悍,弓強戈銳。多馬衛將士人皆騎乘一馬,身著半身短皮甲,頭戴皮盔,手持銅刀、短戈或短矛,卻不佩弓矢。虎弓衛將士則著長皮甲,甲上嵌有銅帽,頭戴銅盔,不少士卒的盔甲上縫綴虎皮豹皮,甚是耀眼駭人。虎弓衛士卒以射術見長,人人身負強弓利矢,腰間彆著短刀、骨匕或短殳,以為近戰防身之用。虎弓衛統領及三名百夫長各乘一輛戎車,其餘弓箭手則步行。

多馬衛統領與虎弓衛統領二人見虎侯來到,忙上前行禮待命。虎侯見二支精銳陣伍雄壯,人馬披掛整齊,先稱讚二位統領幾句,而後下令道:“虎邑距宛邑八十裡,距宛旅與入寇遊騎交戰之處尚有百二十裡,此番征途儘在虎方界內,道路上無迭遇敵軍之危,士卒頂盔貫甲行軍百裡,則人疲馬倦。即令士卒去盔甲,僅執兵刃輕裝而行。”

二位統領領命而去,不到一刻時間,五百餘士卒已將盔甲卸下,依次置於各自陣後馱帶糧草輜重的牛車和馱牛之上,而後再度肅然整隊列陣。

隨著兩名斥候分彆向多馬衛和虎弓衛傳令,多馬衛先行,並派出兩騎斥候在前先導探路,虎侯與親族扈從居中調度,虎弓衛則緊隨其後,虎邑精銳六百餘人浩浩蕩蕩向西邊的宛邑行去。

走出五裡之後,虎侯便叫斥候傳令全軍,加快行軍速度,務必於今日內趕到宛邑宿營。對多馬衛來說,日行八十裡不在話下,但對於親族扈從和虎弓衛的步卒而言,一日行軍八十裡則需要疾行快進。好在虎侯方才下令全軍輕裝而行,對這些從虎旅中精挑細選出的幾百名精銳步卒而言,脫去盔甲急行軍八十裡倒也不是難事。

全軍疾行之下,最興奮的莫過於為虎缶駕車的虎牙,虎牙雖早已學會馭車之術,但平日都是馭者鄧斛駕車,虎牙坐在車輿正中馭者位置的機會甚少,能在行伍之中駕車出征更是第一回。故而虎牙興奮得呼吸急促,兩手緊緊握住韁繩,目視前方,不敢怠慢。

一路經過的俱是虎方的田莊邑落,自無任何敵情寇訊。即便路過自家侯府所屬的田莊,虎侯也過門不入,不耽擱片刻,率軍於小食之時抵達宛邑東門。斥候兩個時辰之前便已提前傳訊,宛邑邑長萬貞早已率領邑中人眾為將士準備餐食,紮好營地,免去了眾將士紮營造飯的煩勞。

虎侯、虎缶、兩位統領和各隊百夫長則被請入邑中萬貞府內,安排好精細酒食款待。萬府宴席規模不小,除了宛旅亞旅萬豐率軍追擊遊騎外,宛邑官員和大族宗長皆列席參見虎侯。

眾人參拜行禮、客套問候一番之後,便即各自入席,依序向虎侯父子敬酒三巡。眾人酒酣耳熱之際,不等虎侯詢問,便不約而同地一齊談起四日前宛旅與遊騎的那場苦戰。看得出,宛旅雖然戰敗吃虧,但邑中各人銳氣不失,大家一心隻想著追到敵寇,一雪前恥。

虎缶從眾人的七嘴八舌之中聽出,那日宛旅在西峽山口外與遊騎交戰之處距宛邑西門四十餘裡,四周皆是曠野草地,人煙稀少,最近的田莊也在二十裡外。那地界常有鹿群出沒,故而喚作鹿野,是宛邑萬氏一族的獵場。

眾人借著酒力越說越來興致,聲音也越來越大,四十餘人一齊交談,聲音如同雷震一般。虎侯和虎缶知道虎方大族人眾大多豪爽直率,不似殷都人眾那般內斂,也不怪罪眾人無禮,隻是輕呷溫酒,靜靜傾聽。這些年虎缶在殷都參與不少宴飲,但宴中氛圍皆是雅樂縈繞、談吐有序,即便有人醉酒也隻是叫嚷幾聲,久不見這嘈雜熱鬨、人聲鼎沸的宴會,身處其中既感陌生,又覺親切。

還是作為東道主的宛邑邑長萬貞善於察言觀色,待虎侯父子吃喝一陣之後,拿起銅勺敲擊幾下案上銅卣(yǒu,盛酒器具,有蓋和提梁),發出清脆的敲金戛玉之聲,而後朗聲道:“今日我等宴請君侯父子,更兼恭賀君侯受封西伯,世子受命西史之喜,爾等敬酒三巡之後卻不請君侯教誨,便即隻顧自家喧鬨暢飲,太過失禮,成個麼子模樣?”

席間眾人立刻安靜了許多,原本沸反盈天,似要掀翻屋頂的雷震之聲,立刻變成了喁喁私語的嗡嗡之聲。

依禮法,宴席之上君王受敬九獻,侯伯受敬七獻,故萬貞指責眾人隻向虎侯敬酒三巡失禮,乃是依禮而言。不過,商王畿之外的眾多方國部族在日常宴飲和生活之中,並不是嚴格遵守夏商禮法,隻是參考而已,至於何時參考,如何參考,參考到何種程度,自是話事者說了算。

當夜宴席的話事者,除了虎侯,排第二的便是做東道的萬貞。見眾人消停了下來,萬貞便又帶頭向虎侯敬一巡酒。萬貞敬酒道:“數十寇騎便勞動君侯大駕,足見君侯為我宛邑各族百姓憂勞之心,萬貞儘飲此角(jué,飲酒器,形狀似爵,而前後都是尾,無兩柱)酒以拜謝君侯之恩。”言罷萬貞向虎庸行禮拜謝之後,將角中之酒一飲而儘。

虎侯見狀,在席上躬身頷首還禮,也將爵中之酒一飲而儘。

萬貞飲罷又道:“君侯,去今二歲,西邊伏牛山中戎狄出沒日盛,近半年多有遊騎進入宛邑地界,彼人現下雖不敢攻掠田莊邑落,但我虎方人眾在山野之中常被其劫掠。近二年宛邑莫名失蹤人眾達二十餘人,至於被劫財貨者,更是不下百人。以至如今宛邑人眾不敢貿然進山采伐射獵,若進山必結伴十餘人,持兵戈方才敢行。依臣下愚見,西邊所謂小羌,又謂鐘存羌,絕非善類,日後必將犯我虎方,吾等需早作提防。”

虎庸道:“卿所言甚是,本侯此番前來,既為追剿遊騎,更為查探伏牛山中羌人虛實,以備應敵之策。”

萬貞再行一禮之後,又向虎缶敬酒。依禮法,宴席之上大國之卿受敬五獻,侯伯之卿受敬三獻,虎缶以虎方世子身份隻能算侯伯之卿,但現在虎缶受王命為西史,地位當屬大國卿士之列,故也能夠受這第四巡敬酒。

隨後,宴上眾人依身份地位依次向虎侯父子二人敬酒。虎庸父子二人應接不暇,好在此番所獻是第四巡酒,二人乃受敬之人,不必每次滿飲爵中之酒。

敬罷第四巡酒,稍作歇息,眾人又在萬貞的帶領之下開始敬第五巡酒。好在萬貞剛向虎庸敬過第五巡酒,府中仆人便將一道剛烹製好的清蒸鹿脯按照席位一一獻到案上,萬貞便停下敬酒,介紹道:“蒸鹿脯雖是常見菜肴,但臣府上這道清蒸鹿脯的做法、用料和調製過程卻與眾不同,是南邊蠻夷傳來的做法。荊蠻雖然粗俗鄙陋,然而這道蒸鹿脯的做法卻有獨到之處,用了南邊出產的香葉桂皮,醃製之時還須得用短棒反複敲打半日,既教香料入味,又使筋肉細嫩,蒸製時又要遍塗香料漿水,待做成後趁溫熱品嘗,其味香鬱盈口,其肉滑嫩適舌。還請西伯與西史大人品鑒。”

言罷,萬貞又來向虎缶敬酒,施禮獻酒道:“大人少年英武,弱冠之年便受商王器重,如今貴為西史,乃我虎方眾人之福也。還請大人多向商王進諫,言明我虎方抵禦西羌南蠻之苦,若天邑大商能施以援手,則大善於虎方。”

虎缶還禮道:“大人所言之事正是史官職責所在,缶自當傾儘全力,為我虎方奔走。”說罷,將爵中酒一飲而儘,問道:“那位在鹿野與遊騎交戰的宛旅左大行行正曾酉,可在今夜宴席之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