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鹿野觀陣(2 / 2)

金骨傳奇 木杉557 6834 字 7個月前

萬貞答道:“曾酉在戰陣之上身中數箭,在下本欲令其在邑中休養創傷。然其年輕氣盛,咽不下新敗之氣,紮裹傷口之後便又隨亞旅萬豐追索敵騎去了。如今恐在伏牛山各山口尋索敵寇,有曾酉在也好,彼識得敵寇形貌,定能助亞旅追剿寇騎。”

敬罷第五巡酒後,萬府的仆人又上了兩道菜,眾人吃喝一陣之後便又開始敬第六巡和第七巡酒了。好在最後這兩巡酒隻敬虎侯,不需敬他人。虎缶得以有時機與其他人閒聊,除了詢問宛邑和伏牛山的一些情況之外,談得更多的便是有關宛旅和曾酉的軍旅之事了。

閒談之中虎缶得知,宛邑在虎方四大邑中,人口與田莊數目是最少的,究其原因,虎邑、方邑、鄧邑地勢較平整、水源充沛,適宜耕作稼穡。同時方邑北鄰隞都,鄧邑南接荊蠻之地,占了地理之便,與虎方之外易貨往來更為便捷。虎邑居中為方國都邑,人口族眾自然繁多。而宛邑地勢多丘陵,西接伏牛山,耕作與貿易皆有不便,故人丁較少。

讓宛邑人眾引以為豪的是,虎方四大邑各有一旅之師,四邑各旅之中,虎旅的人馬最多、戰力最強,人數與戰力僅次於虎旅的便是宛旅了,更兼宛旅近年常常抵禦西邊的羌戎遊騎,戰陣經驗豐富。隻是此番在鹿野被三十餘來路不明的遊騎占了便宜,宛邑眾人皆憤憤不平,酒力驅使之下,更是紛紛自告奮勇,豪言次日將披掛乘車,率領族兵隨西伯與西史追剿遊騎。

由於虎庸言明次日還要率軍西去搜尋入寇的遊騎,眾人敬罷七巡酒之後也不再徹夜宴飲,有幾名醉酒胡鬨的也被萬貞令人攙送回府去了。

翌日清晨,天還未明,虎侯便在萬貞的陪同向導之下,率領虎方多馬衛和虎弓衛六百餘人出宛邑西門,直向四十裡外的鹿野戰場而去。

及至鹿野,騁目四望,大道兩邊的地勢平坦,隻有遠處幾裡外有幾處略微起伏的小土包。但走下大路往荒野近處去看,鹿野的土地頗為荒蕪,雜草叢生之外,少許裸露的土地上臥著的不是大小不等的石塊,便是深淺不一的小坑,乾枯的黃草東一蓬、西一蓬地臥在乾硬的地麵上。遠處的土包附近倒是有幾片不大的樹林,在這冬日蕭瑟之時,藤草樹木皆已枯黃。在此時的鹿野也看不到狐兔鹿羊之類的野物,隻有幾羽鴉雀飛在天上盤旋,偶爾發出悲涼的鳴叫,挾著寒冷入骨的北風,使這片荒野之地顯得更加荒涼。

雙方交鋒的戰場已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若不是萬貞指點宛旅與入寇遊騎交戰拉鋸的廣闊戰場,完全看不出就在幾日前數百人馬在此廝殺,更有數十勇士戰歿於此。

因為聽聞雙方拉鋸的戰場極為廣闊,虎侯令多馬衛派出二十餘名騎士四處偵查,主要還是搜尋落在戰場上的戰歿者遺體或遺物。又派出六名斥候分彆往南、西、北方向三十裡外遠出查探,留大軍在大道旁休息待命。虎侯父子在萬貞及一眾統領和扈從的陪同下,下車騎馬細細查看戰場。

眾人沿著戰場邊緣,先往西北方向,然後又折向西南,而後又由東南折向東北,圍著戰場繞個大圈,將戰場各處看個仔細。雖然虎缶在右學求學時練習過馭馬之術,隻不過學過之後久不乘馬,日常隻是乘車,故今日乘馬頗覺生疏,騎過一陣之後兩胯之間也磨得生疼。虎缶看向騎著一匹黑色大馬的父侯,起伏振策倒是揮灑自如,不見一點生硬,顯是經常馭馬奔馳。

眾人一邊乘馬觀看戰場,一邊在馬上交談,得出的結論一致。鹿野這片曠野雖然適合大軍交戰,然而石塊坑窪較多,確是不利於戎車驅馳。幾日前宛旅的戎車逐不上遊騎,一是因為馬車不如遊騎靈便,二是戎車受製於地形。眾人正交談間,忽然看見遠處有兩乘戎車沿著大道由西向東快速駛來,看車上旗號正是宛旅戰車。

萬貞觀望一陣,開口向虎庸稟報:“君侯,來者正是宛旅左大行行長曾酉,其人率一百餘人正在伏牛山西峽口一帶搜索遊騎,在下清晨遣斥候令其今日來戰場,向君侯稟明那日交戰經過,不想此子趕來得倒是迅捷。”說罷,萬貞回身命身後親隨馳馬前去喚曾酉前來。

虎庸頗為滿意,點頭道:“昨夜宴上所見,皆非親曆戰陣之人,本侯也有意與曾酉一敘。”

待到兩車行到近前,前車車右盔甲嚴整的年輕軍官向虎侯行軍禮,朗聲道:“宛旅左大行行長曾酉參見君侯大人!”隨後,又向萬貞行一軍禮。

虎缶細觀之,隻見曾酉身形修長,唇上留著微髭,五官卻找不出多少與曾淇相似之處,隻有那白淨的鵝蛋臉與曾淇一模一樣。但此時曾酉白淨的麵頰上已被凜冽的北風吹得通紅。

虎庸道:“汝將那日與遊騎交戰經過細細與本侯說來。”

曾酉道:“那日在下受亞旅之令,率宛旅左大行中行戰車三乘、步卒百八十三人,往西搜尋邑人所報羌人遊騎。還未行至鹿野便又有邑人來報,言說眼見三十餘騎沿大道往東而來。在下便令大隊人馬隱於樹林之中,親率十名精壯步卒,伏於道路兩側荒草蓬中,果然不到一個時辰便有兩名遊騎沿大道而來。吾等將馬絆倒,捕獲遊騎二人。二人中年長者被短殳擊昏,年幼者招供曰‘吹號角四聲乃前路太平無事之意’。在下吹號角四聲,卻被遊騎識破,敵寇又派遣斥候兩人前來探路。此處曠野之地,斥候近前便能望見大隊人馬,在下隻得令全軍出擊,與敵交戰。”

萬貞插話道:“那年幼遊騎所言的四聲號角,想來乃是示警之訊吧。”

曾酉答道:“邑長大人所言正是,後來年長遊騎蘇醒,在下問之,方知三聲號角才是前路無事之意。”

虎庸問道:“捕獲的兩名遊騎何在?”

曾酉一指隨他來的第二乘戎車車左,臉色更紅,答話底氣略有不足:“回稟君侯,在下這幾日一直將那年長遊騎帶在身邊,以備隨時拷問。那年輕的遊騎,幾日前戰後在下已將其斬殺,以祭奠戰歿的將士。”眾人隨他所指望見車上捆縛著一名花白胡須的中年人,精神不振、奄奄一息,頭臉上尚且有不少淤青傷痕。

虎庸點頭道:“汝先言說交戰經過,隨後本侯親審此人。”

曾酉如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