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悶聲不吭發大財(1 / 2)

太子死了,嘉靖瘋了。

嚴嵩父子借著嘉靖這股瘋勁肆無忌憚的排除異己,賣官撈錢,培養貪官汙吏,整個大明朝堂都快成他們嚴家的天下了。

這個時候官場之事真碰不得,嘉靖是真瘋,嚴嵩父子那是裝的就是嘉靖的狗,這君臣結合起來就是瘋狗啊!

嚴嵩父子就如同牽著條瘋狗般到處亂咬,他若是敢去碰官場之事嚴嵩父子逮住機會撲上來一頓瘋狂撕咬。

曾淳決定,這段時間還是蟄伏起來,悶聲不吭,不去管官場上的事,隻管悶聲發大財。

這會兒東壁堂已然步入正軌,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新藥品類也越來越多了,銷量那更是不斷暴漲,賺的錢也越來越多了。

而且東壁堂接下來怎麼發展他也跟李時珍和賈仁細細交待過了,這些都無需他管了,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研製玻璃上麵。

這年頭想要賺大錢還就得打有錢人主意,因為老百姓就沒什麼錢,大明朝大部分的財富都集中到少部分有錢人手裡去了。

每個王朝發展個幾十上百年之後都是這個樣子,有錢人是越來越有錢,老百姓是越來越沒錢,等老百姓窮得活不下去了,一個王朝就到頭了,然後開始下一個王朝的更替。

所以,這年頭要想賺大錢,那就得想辦法賺有錢人的錢,一個王朝九成以上的財富那都在少數有錢人手裡,老百姓人口再多也占不到一成。

東壁堂的藥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他們這會兒賺的還是老百姓的錢,而且他們發動所有屯衛及其親友之後生意已然差不多做到大半老百姓家裡去了,但是,他們並沒有賺到什麼大錢。

大明數千萬的老百姓呢,平均賺每個老百姓一兩那就是數千萬兩,問題,大多數老百姓都掏不出一兩銀子來,而那些貪官汙吏或者說有錢人卻能隨隨便便掏出幾百兩、幾千兩甚至幾萬兩來。

所以,要想賺大錢,那就得打有錢人的主意,而東壁堂的藥想賺有錢人的錢還需要大把的時間來打出名氣才行。

玻璃就不一樣了,這東西無需積累什麼名氣,主打的就是一個物以稀為貴,他隻要能做出幾種有錢人都喜歡的玻璃製品來,那就能賺大錢。

所以,這會兒他要集中精力研製玻璃。

他直接就把旁邊一個大院子買了下來,然後讓黃鑄帶著一堆匠戶住了進去,天天就逮著各種材料一通猛燒。

黃鑄本是匠戶,身份低微,沒考上進士之前那自然沒人給他做媒,考上進士之後他也得攢錢買個院子安個家那才成親,他還沒攢夠錢就被曾淳給拉過來了,所以,這會兒他還是光棍一條,正適合來鑽研各種奇淫技巧。

這天正好逢十放假,曾淳又是一大清早便爬起來從側門鑽進黃鑄的院落中,琢磨怎麼把玻璃給燒製出來。

他們這一通亂燒還是有點效果的,各種亂七八糟的疙瘩他們都燒製出一大堆來了,甚至,他們都燒製出一種極為接近玻璃的東西出來了。

曾淳看著手中如同內裡夾了一團雲霧一般的半透明疙瘩,不由皺眉沉思起來。

這東西是用白石英燒製出來的,《本草綱目》中就有關於白石英的記載。

白石英氣味甘、微溫、無毒,主治風虛冷痹,腎虛耳聾,生華陰山穀及泰山,大如指,長二三寸,六麵如削,白澈有光,長五六寸者,彌佳。

這東西用來燒製玻璃倒是很不錯,他們隻需想想辦法再試試,估計燒製成完全透明的玻璃都沒問題。

問題就是這東西太罕見了,價格也很高,根本就不適合用來做大批量生產的材料。

河沙倒是很便宜,問題用河沙燒製出來的就不是玻璃,而是類似琥珀琉璃的東西,那裡麵是五顏六色的,根本就不透明。

怎麼辦呢?

他正皺眉沉思呢,黃鑄卻是小心的道:“伯忠,我看這白石英的效果好像不錯,所以命人拉來了一車燒製陶器的時候用的石英石,要不我們試試?”

石英石!

他終於記起來了,燒製玻璃的主要材料好像就是石英石。

曾淳想了想隨即問道:“這石英石貴嗎?”

黃鑄連連搖頭道:“不貴,不貴,這東西跟煤差不多,一兩銀子最少能買上千斤。”

那就好。

曾淳立馬點頭道:“那就燒出來看看。”

這會兒他們早就做出了高溫鼓風爐了,燒製東西倒是比較的簡單,就是需要點時間而已。

他們這石英石還沒燒製出來,徐馨兒和陸月兒已然攜手從側門鑽了過來。

陸月兒忍不住好奇道:“伯忠,你到底想燒個什麼東西出來,這前前後後你都燒了快兩個月了吧?”

唉,還不是為了能讓你爹儘快賺上大錢嘛。

曾淳直接把手裡的半透明疙瘩遞過去,解釋道:“這個跟我想燒出來的東西已經有點像了,裡麵要是沒有白雲一樣的東西就差不多了。”

徐馨兒看了一陣也忍不住好奇道:“這裡麵有白雲一樣的東西不是挺漂亮的嗎,沒白雲一樣的東西那就是透明的了,那能漂亮嗎?”

我可不是為了漂亮,當然,玻璃也可以做出很漂亮的東西來,不過那得靠人工去吹出來。

這個怎麼解釋呢?

曾淳正琢磨呢,幾個匠戶已經把徹底燒熔了的石英石給夾出來,倒厚鐵板上開始冷卻了。

呃,這東西怎麼形容呢?

這給人感覺就是一堆弄臟了的雪。

不過,去掉裡麵的臟東西之後倒是可以製成玻璃了。

他想了想,隨即抬手道:“再加熱一下,壓成三分厚的薄片試試。”

這個跟打鐵差不多一個道理,就是燒軟了加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