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在聽到錢寬讓朝廷給社學撥款的建議後,他卻是突然就一臉肉疼的搖起了頭來。
“老伯可還記得方才小子說陛下有些急於求成之事?五十戶百姓設一社學,實在是太過浪費了。這樣的配置,彆說是現在了,就是再等上個幾百年,恐怕都不一定辦得到!”
就在老家夥替‘彆人’苦窮之時,想到此時多數情況下,學生數量都隻不過想當於後世學校一個班規模的鄉村社學,錢寬卻是不禁搖了搖頭。
“小兄弟的意思是莫非是說削減社學的數量?隻是如此一來,那能讀得上書的娃兒豈不是更少了?”
聽到錢寬這嫌棄社學開設太多的言論,老家夥卻是一臉不解的朝他望了過來。
“老伯以為,一堆小蝦米和一條大肥魚哪個更吸引人?”
見對方還是報著以量取勝的心態,稍一思索後,錢寬卻是故意賣了一個小小的關子提醒起他來。
“那還用說,當然是大肥……呃,你的意思是說,先削減社學的數量,然後把這社學建大些?”
雖然脾氣暴了些,但老家夥的領悟能力還是挺不錯的。從錢寬這蝦米VS肥魚的引喻中,隻瞬間便弄明白了他的意思。
“正是如此!比起如今遍地開花的小社學來說,這大社學不但能夠節省費用,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大社學對於老百姓的吸引力,可不是那些草台班子一樣的簡陋小社學能比擬得了的!”
見老家夥弄明白了自已的意思,錢寬隨即也是跟他仔細介紹起了這‘以質取勝’的好處來。
“到時候,這社學的數量大大減少了,朝廷不就有錢撥款了?有了朝廷的撥款支持,這大社學就能請得起名師、這教學質量自然也就提升了不是?那時候,老百姓哪還用得著像現在這樣用官府去逼?”
畢竟為人父母者,誰又不是望子成龍?想想後世的那些家長們,又是買學區房、又是托關係的,不就是為了讓自家孩子上個好學校、重點學校嗎?
而錢寬的這個建議,說白了就是把如今這遍地開花的社學重新整合成‘重點小學’而已,實際操作起來其實並不算困難。
……
“嗯,沒有讀書人的高高在上跟誇誇其談,如此年齡便能有此見識,倒確實像是個做實事的人!”
錢家莊社學外,看著手提兩摞書籍跟筆墨紙張消失在社學大門內的錢寬,先前那與之之惡語相向的老家夥,這會兒卻是不由得微微點頭稱讚了起來。
“老爺!”
就在老家夥對錢寬點頭稱讚之時,一名年約三十左右、麵容堅毅的中年男子,卻是帶著幾名身形彪悍的護衛不知從何處冒了出來。
“毛驤,你去給咱查查這小子的底細,順便將京師附近州縣的所有社學也查一遍。記住,不許驚動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