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賣報,大明皇家日報,一文錢一份……”
正所謂新年新氣象,就在老朱於奉天殿宣布應天府新政試行及征倭之事的同時,伴隨著脆生生的叫賣聲,一名名身著統一簇新土黃袍、頭載蟈蟈‘鬨嚷嚷’的十來歲孩童,此刻卻是高舉著一份份印滿文字的紙卷,歡快的穿行於京師各大街小巷之中。
不用說,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後,《大明皇家日報》這一新生事物也是選在了這洪武十四年的第一天正式發行。
“皇家日報?娃兒,你們這啥日報莫非真是陛下刊印的?”
“沒聽人小哥兒說的是皇家日報嗎,不是陛下刊印的誰敢用‘皇家’二字?小哥兒給咱來一份,大過年的咱也沾沾陛下的喜氣……”
就在陣陣脆生生的叫賣聲中,川流不息的京師大街上,無數正旦出門逛街購物的百姓,一聽‘皇家’二字,立馬就紛紛掏錢購買起了這從未聽過的‘皇家日報’來,想以此沾沾皇家的喜氣,討個彩頭。
說起來,老朱雖然在官僚士紳中名氣不好,但在絕大多數普通平民百姓心目中,那絕對算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再加上這報紙也不貴,總共四張長寬十餘寸、且印滿了文字的大宣紙,就是單論紙張的價值都遠遠不止一文錢了。
所以,即便是不識字的百姓,其購買熱情也照樣高漲無比。一眾報童挎包裡的報紙,那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飛快減少著。
……
“嘶!論曆朝三百年曆史周期律之土地問題……”
買報紙的不僅有普通百姓,其中也不乏文人士子。看著報紙上頭版頭條特意加紅加粗的醒目標題,原本隻是有些好奇的這些人頓時驚訝得紛紛倒吸起涼氣來。
沒辦法,先不說這文章內容如何,單就這大膽、直白的標題就已經夠吸引人眼球了。
要知道,曆朝曆代以來,誰敢、誰會堂而皇之的把‘國祚’這個敏感問題拿出來讓百姓討論的?
“曆代以來,王朝之所以難以逾越三百年國祚宿命,其最根本原因之一皆為土地分配不均所致……”
“好犀利的言詞,不愧是當世大儒,宋老先生的分析真可謂是一針見血矣……”
很快,隨著對文章的閱讀,一聲聲讚歎也是隨之響起。
沒辦法,比起那吸睛奪目的標題來,這篇文章的內容更是犀利至極。
文中直白赤裸的指出,曆朝曆代以來,王朝之所以難以逃脫三百年這個曆史怪圈,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土地的分配越來越不均所導致。
而每當一個新的王朝誕生之時,往往都是剛剛經曆了戰亂、人口不多,土地還算充足。
因此,朝廷可以到處征地、開荒,以此保證人人有地種,家家都納稅,國家的財政收入自然也就充足。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國家的日益繁榮穩定,新生人口的數量必然就會大大增加。
但隨著人口的增加,百姓手中原本的土地自然也會逐步減少。再加上不可避免的天災以及人禍,普通百姓手中的土地很快就會大量流入各士紳官僚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