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時空公司,總裁朱元璋!》全本免費閱讀
“李隆基就不管嗎?”李世民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放縱李林甫如此針對李亨。
李世民是不可能容忍文武百官欺負自己兒子的。
李泰說文武百官遇到他不行禮,覺得這是對他的不尊重。
李世民都要把文武百官叫來質問,除了魏征沒有人敢說什麼,隻有魏征梗著脖子和李世民據理力爭。
“李隆基為什麼要管?這就是李隆基最想看到的結果,李隆基提防兒子很嚴重,他可以相信李林甫,相信其他文武百官,但是他不相信自己兒子。”
李世民也是一臉的無語,沒想到李隆基防著自己兒子就像是防賊一樣。
“李隆基就是想這樣,讓李林甫和李亨相互製衡,這樣他才能安心吃喝享樂,如果李林甫和李亨關係好,估計早就被李隆基撤職了。”
“這個李林甫如何?”李世民已經對李林甫有殺心了。
“能當上宰相,為李隆基處理政務,能力肯定是有的,他在的時候,大唐還是正常運轉,安史之亂的時候李林甫已經死了。”
“人品如何?”
蕭然搖搖頭,“李林甫擔任宰相,對於才能功業在他之上而受到李隆基寵信、威脅到他相位的的官員,一定要想方設法除去,尤其忌恨以文才仕進的。他表麵和善,言語動聽,卻在暗中陰謀陷害。世人都稱李林甫為肉腰刀,並認為其‘口有蜜,腹有劍’。”
“當時人背地裡都叫李林甫索鬥雞,這個人口碑很差勁。”
“李林甫為相十九年,是李隆基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但後期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使得朝綱紊亂,又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勢力坐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李隆基該死!這個李林甫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李世民準備除了這些人。
“算起來安祿山也是李林甫的人,安祿山目中無人,對朝堂大臣是不屑的,唯獨服李林甫。”
“安祿山這個亂臣賊子,更該死!”李世民說起安祿山恨的咬牙切齒。
“安祿山史思明隻不過是大唐由盛轉衰的導火索,天寶年間的大唐,矛盾已經很尖銳了,沒有安祿山,也會有其他人的,這個沒辦法避免的。”
“開元年間,天寶年間不是盛世嗎?有什麼矛盾?”
“拋開李隆基那個時候貪圖享受,荒廢朝政,重用李林甫這種人,還有三個比較大的矛盾。”蕭然伸出三個手指。
“你說來聽聽。”李世民接李亨單子,肯定不僅僅是為了李亨一個人。
要把天寶年間的問題解決一下,解決問題前提自然是要了解問題。
李世民可以去慢慢調查,但是有蕭然在,就不需要如此,直接問蕭然就好。
“李隆基的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麵,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並,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
“財政方麵的問題是吧!”
蕭然點點頭,“對,均田製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
“從開元末年,李隆基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欲熏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這個楊玉環也真是禍國殃民!”李世民對此很是反感。
“美麗沒有錯,隻是李隆基寵愛過了頭,楊玉環也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大事,也沒有乾涉朝政,你不能把李隆基沉迷酒色的鍋扔給楊玉環。”
長孫皇後讚同點點頭,“小然說的對,說到底還是李隆基的過錯。”
李世民沒有反駁長孫皇後,“你繼續說。”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李隆基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已經很離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