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實際上那個時代,國內家庭平均規模差不多是4.5人。

看看以後那四合院裡,三個大爺外加著何、賈兩家平均起來一戶也有四人呢。

這還沒算他們結婚,也已經刨除了何大清白寡婦之流。

這也意味著差不多每兩戶人家就有一輛自行車。

什麼豪車,能到兩家就有一輛的程度?

當然,路人羨慕倒是可能。

畢竟票證時代,你就算買到兩車大糞,可能還被公社的同誌羨慕呢。

畢竟糞票也不是那麼容易弄到手的!

當然,這個階段也沒到文革,沒有"偷聽敵台"這種問題。

哪怕你真的聽了這些電台,隻要你沒立場問題,沒有在公開場合收聽。

那就沒太大問題。

收音機購買和使用還沒那麼多限製。

收音機少的原因,一方麵是價格比較貴。

另一方麵原因就是這時期的收音機除了少量的礦石機,主要的就是使用電子管。

電子管收音機除了體積笨重,還有耗電量大的問題,所以不能使用電池,需要使用插座供電。

四九城現在也不是所有的居民區都通了電,所以收音機的保有量自然也高不起來。

再就是唱片傳播。

這東西就更少了,畢竟一張唱片少說也得四五萬塊,已經差不多夠一個人一個月的口糧了。

所以這東西自然隻能是高收入人群的專享玩具了。

更何況就算這歌已經有了,已經傳唱開,那也不過這麼幾個月的時間。

自己這麼個鄉村孩子,從哪兒能聽到這東西?

所幸,聲音較小,兩個人的注意力也都沒在李想國身上,並沒聽清他在唱什麼。

“咦,想國,你會唱歌啊,怎麼不唱了?”

李想國麵露“我亂哼的……,我可不會唱歌。”

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嘿嘿笑笑。

“而且,我是想起我家那兒有個說法,‘吃飯唱歌娶傻媳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