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種的還真不是黑蹦筋,反倒是種的花苓。
反正種子店的老板說,花苓這種也是龐各莊那裡的西瓜。
這種西瓜是紅瓤黑籽的,瓜皮薄脆,瓜瓤起沙甘甜。
畢竟西瓜嘛,總歸紅瓤的才符合後世的喜好。
至於那些黑蹦筋又或者三白瓜,暫時收著,等到回頭再種就是了。
另外就是萬一花苓的種子退化了,也有個備用的。
不過想想自己在空間裡麵,每次隻種一種,每次種得也不多,再擇優留種,還有靜止空間能存放種子,簡直比世界末日種子庫還安全。
這種子想要退化,想來也沒那麼容易。
就算後邊兒真到退化的那時候。
想來外麵什麼京欣、新紅寶、麒麟瓜的種子也到處都有賣的了。
去買專門培育的無籽西瓜不是更好?
買一罐種子,自己一個人吃的話,每天吃一個估計都夠自己這輩子都夠吃的。
說實話,那些品種的西瓜不管個頭兒還是品質,肯定要比自己現在買的這些強得多。
自己還沒必要真的糾結能不能是不是能自留種這事兒了。
到那階段,種質資源保存是國家的事情,是種子公司的事情。
對於個人而言,除非熱愛,否則是沒必要費心費力去搞這些東西的。
畢竟,咱不能隻談責任,不談代價吧。
非讓農民種一堆產量低,價錢便宜的作物,就為了保存老種子。
那是喪良心。
香瓜,李想國種的是白糖罐。
相比四九城人更愛的羊角蜜,他更喜歡這個。
這瓜通體雪白,不帶半點雜色。
更大的特點就是個頭兒很小。
沒有化肥的年代,即便有農家肥,白糖罐香瓜大的基本也長得不如成人的拳頭大。
瓜皮很薄,瓜肉軟糯,所以這種瓜,除非八九分熟就摘下來,抓緊時間運輸,否則是不適合長途運輸的。
李想國就懷疑,後世超市或者路邊賣的那些改良過的“白糖罐”品種。
要麼本身是真的果肉偏硬,要麼就是真的都是偏生就才摘下來的。
所以他上輩子後來吃過的白糖罐,都不如自己小時候吃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