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全本免費閱讀

靠近以後,李想國彎下腰,拿著斧頭哢哢砍在樹上。

除了當年新發的太細,李想國把那些柳條全都砍下來。

實際上,那些細的柳條全砍了也無所謂,畢竟等到明年照樣會發出新枝。

不過太細的那些自己沒啥用,真砍回去,最多也就能拿來燒火就是了。

頂多,這東西曬乾以後,再泡水泡軟了,以後拿來編魚簍子、魚捂子。

魚簍子不用說,小口大肚子,用根麻繩掛在身上裝魚的器物。

魚捂子,分成兩部分,跟魚簍子類似,主體是個肚大口小的簍子,最多朝上的肚子上留個小小的方形觀察口。

然後一個喇叭形,叫倒須的組件,喇叭口向外插在簍子上。

倒須,向內的方向,柳條的經線是用細柳條製成的,留下一截不作處理,這樣泡在水裡,柳條變軟,魚在往前遊的時候可以推動柳條彎曲。

它能鑽進簍子裡,但是往外的時候,柳條互相卡住,它就鑽不出來了。

這一點,就像後世的地籠。

不過魚捂子不用放餌,一般都是放在可以截斷的小溪流上。

按照需求,選擇進魚的倒須朝著上水或者下水的方向。

然後築壩擋住水流,讓水從魚捂子流到下遊。

主要也就是用來抓捕泥鰍、鯽魚這些小型魚類。

但是,一則這個季節不對,二來自己更不知道哪裡能下這東西。

所以對柳條自然也沒了需求。

至於編筐、編土籃子,甚至編簸箕編笸籮,自己是真的不會。

尤其後者,還得把柳條扒皮,這個季節也不行。

冬天柳樹護皮,也就是樹皮跟裡麵的木頭無法分離,很難剝下來。

采收的柳條根本不能用。

等著春天柳樹返青以後,樹皮和木質分離,那時候才能剝離下來才可以。

將砍下來的柳條整理一下,砍掉上麵的枝杈,然後從上頭截斷,砍成最長也不到兩米的棍子。

收進空間。

隨後,再去砍下一叢。

就這麼一路朝前走著,將能找到的柳樹全都砍了一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