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送點心匣子,八十年代送糖果,九十年代送花籃。”
九七年,天壇東門的園林花卉市場一處就售出盆花近千萬盆、鮮切花上億枝。
當然,這是一整個市場的銷售量。
自己在八十年代早早布局,到了九十年代,隻怕真能做到出類拔萃,占有一定的市場。
隻要自己不瞎搞,想做到這成交量的千分之一以上還是有可能的。
這東西就像自己選擇的青韭,實際上也不影響國計民生,也不會受到嚴格監管。
完全不像糧食、藥材這些影響重大,小打小鬨地,誰吃飽了來弄你?
這個量,就算正常利潤,在那年代也能過得很舒服。
而且自己這近乎零成本的生意,那不更賺得溝滿壕平?
不過,再想想自己那時候的年紀,李想國又覺得心塞——生不逢時,我要這錢有何用!
還不如冥幣,至少那年代的冥幣沒有非法生產的。
歎了口氣,他也直接穿過壁障去了隔壁空間,將插在地上的幾根棍子拔下來。
隨後取出之前收到空間的木柴。平鋪在地上。
將那些留著當成架杆的柳木棍也都取出來,直接鋪在木柴上麵。
一直鋪了兩三層才停下來。
畢竟這些棍子本身是有活性的,要是不晾乾滅活了,以後拿來當架杆,隻怕沒多久就都得生根發芽。
那樣回頭還得費力氣挖樹根,那是自找麻煩。
再把兩盆花弄出來,栽到空地上,他也發現短期內空間裡沒什麼彆的能乾的了。
李想國索性繼續取出柳枝,砍了插穗準備繼續扡插。
他也想起來,這東西對自己能有更多的用途。
嗯,還是跟吃有關。
柳樹其實也可以拿來栽培木耳。
當然,實際上大半有樹皮、沒油性的原木都適合用來培育木耳、香菇……這些木腐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