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2)

李想國的話說得屋裡的幾個人也都一愣,隨後反應過來的眾人自發地熱烈鼓掌。

在座的這些人,大半都有從軍經曆,也確切懂得半島戰爭的艱巨性。

更何況實際上這時候的重工部,業務範圍就包括了軍工產業。

作為主管領導,部長又怎麼能不知道兩軍各方麵存在的巨大差距。

但是這一刻,他卻對這場戰爭的勝利有著更樂觀的看法。

有著這樣的人民,又有什麼樣的戰爭不能獲勝?

“想國,你放心,這錢一定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部長拿著票鄭重承諾。

他也想好了,明天去政務院,也能順便把這錢款上交,由政務院轉交相關單位。

李想國是真的沒想那麼多,就他上輩子知道的。

抗美援朝捐款活動,不就是由抗美援朝總會發起的嘛。

這東西隻要部裡的財務人員跑趟銀行就能解決。

反正他今天拿錢捐款,本身也純粹的就為了刷好感,刷知名度的。

要不然他昨天在銀行就谘詢相關的業務了。

說起來他也有些納悶兒,昨天辦理業務時候,為啥就沒看到那些號召捐款的宣傳口號?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

此時,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委員會及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委員會合並改組為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也就是後世所謂的抗美援朝總會尚不足一個月。

(臥槽,這麼簡單一句話,搞這麼多字數。)

相關的活動也僅限於在各地組建分會,完成政務院安排的相關工作。

具體一些也隻是進行抗美援朝宣傳,動員青年參加誌願軍,參加軍事學校,再就是主持慰問前線的活動。

還沒有承擔開展抗美援朝捐款的事務——也就是後世所謂的“捐獻飛機大炮運動”。

隻有到了那時候,才有委托中行各分行支行代收抗美援朝捐款的通道。

也有了更多的宣傳,甚至在銀行的各種單據上都有類似“抗美援朝、踴躍儲蓄;保家衛國,人人有責”這樣的口號。

當時戰爭資金主要還靠著國家支撐。

不過隨著戰局膠著,資金不足,這才有了提高存款利息吸納資金的行為。

後麵更是通過抗美援朝總會,推出了相應的捐款活動。

城市到農村,都成為宣傳的戰場,也為後麵戰爭勝利奠定了物資基礎。

所以李想國本以為是件很普通的小事,實際上放到明年年中也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

在不知不覺間,走上了李想國未知的路徑。

再從部長手裡接過烈士證明書,李想國的重工部之行也步入了尾聲。

時間尚早,李想國再次感謝並辭彆了幾位“大領導”,也跟著王廠長回了軋鋼廠。

本來隨著證書下來的,還應該有光榮之家的牌子。

不過部裡當時也跟區軍管會溝通過,等李想國來了以後,再通知他們。

軍管會會直接送到南鑼鼓巷的家裡,舉行掛牌儀式。

坐在回去的車上,李想國也不由得感歎這係統還怪好的嘞。

給了烈屬身份——雖然大半小說裡麵,這是四合院裡開嘲諷的霸服。

不是軍烈屬,要是不當個公安局長、科長,又或者保衛科長什麼的,甚至都不配當主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