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皇帝看出我想謀反?(1 / 2)

天下之事,各有不同,宛如人的一生,經曆難有重複。

有人生來就是享福的!

有人生來就是苦乾的!

比如這一日的天降暴雪,楊一笑在涇縣忙著賑災。

而在同樣飄雪的京城中,皇帝烤著暖爐正在賞雪。

外麵銀裝素裹,天地一片銀白,落在文雅之人的眼中,每一片雪花都是景。

尤其徽宗,更是癡雅,這位皇帝默立在窗前,望著外麵的雪景癡迷。

可惜他最近身體不太好,禦醫強烈勸諫不讓他出門,否則以這位皇帝的性格,恐怕早就跑到禦園裡遊逛。

咳咳咳!

突然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嚇得太監們臉色蠟黃,一群人連忙匆促上前,小聲小氣的哀求道“陛下,再喊禦醫吧,您這已經咳嗽第五次了,奴等擔心您的身子骨啊。”

哪知徽宗卻揮了揮手,示意太監們不用個緊張。

這位皇帝的氣色很差,但卻仍然堅持站在窗前,他目光盯著外麵的大雪,忽然口中喃喃自語出聲……

“朕是真的老了,不服老不行啊。”

“以前年輕那會即使頂風冒雪,朕也能在風雪之中吟詩作畫,喝一口酒,寫一首詩,提一提筆,作一幅畫。”

“現在卻不行了,稍微受點風寒就咳嗽!”

“唉,人真的要服老啊。哪怕朕是皇帝,也逃不開天命。”

太監們都很驚恐,臉色嚇得發白。大家生怕皇帝因為傷感命數,突然就做出遷怒於人的事。

幸好!

徽宗隻是感歎而已。

這位皇帝看著外麵大雪,明顯是非常渴望出去賞雪,但他自己也知道身體太差,所以隻能站在窗戶前觀看。

足足好半晌過去,忽然皇帝再次開口,語氣依舊傷感道“真是好一場雪,優美讓人心醉,如果能邀一好友,在風雪中賞景,友吟一首詩,朕作一幅畫,該多好!”

“可惜,咳咳咳,可惜……”

皇帝又大聲咳嗽起來。

太監們嚇得臉色更白,已經有人悄悄溜出門,分明是去通知禦醫,隨時準備皇帝的召喚。

剩餘的太監則是絞儘腦汁,拚命想辦法哄皇帝開心。

其中有個聰慧機靈的,腦中瞬間想起了楊一笑,於是連忙道“陛下,陛下,小奴聽您剛才的意思,您是念起涇縣那位文友麼?”

徽宗皇帝果然欣慰起來,衝著這個小太監溫和的點頭,道“你不錯,懂朕心,知道朕心裡的渴望,也知道朕心裡的孤獨。”

小太監連忙跪地,仰頭看著徽宗,小心翼翼建議道“既然陛下思念文友,何不讓他速來京城,陪您說說話,陪您聊聊天。陛下您請他來賞雪,這是他幾輩子的福分。”

哪知徽宗皇帝卻立馬擺手,語氣顯得十分嚴肅和鄭重,道“不妥,不妥,朕與他乃是朋友,豈能因為喜好而強加與他。”

皇帝說著微微一停,緊跟著繼續又道“朕這輩子,可以呼喚使喚任何人,唯獨對這位小友,朕絕不用皇權壓他。”

太監們愁眉苦臉,但卻不敢再建議。

徽宗皇帝則是重新看向窗外,蒼老的語氣再次喃喃自語,道“說真的,朕很想和他縱談文事,朕想看他詩氣蓬勃而落筆,朕想為他的每一首詩而配畫。”

“為了達成這個念頭,朕專門開設恩科,甚至朕已經決定啟程,親自前往青州觀睹科舉。”

“可惜,世事每每讓人無奈啊!”

“江淮一場大水災,十幾萬百姓遭了殃,當朕得知消息時,百姓已經死的不到五萬。”

“文武百官都瞞著朕,二十多年報喜不報憂,如果不是他寫信給朕,朕恐怕一直不知道百姓遭災。”

皇帝一邊喃喃著,一邊又劇烈咳嗽,卻揮手攆開了想要伺候的太監,自己一個人繼續站在窗戶前。

他看著窗外大雪飄搖,耳聽著外麵寒風呼嘯,突然,重重一歎“朕知道,朕不算個好皇帝,我自小就喜愛文雅,對於江山沒有興趣。”

“登基二十五年以來,朕把天下治理的很差,不但朝政越來越糜爛,北方異族也越來越強橫。”

“可是朕一直心理逃避……”

“對,心理逃避,這個詞還是小友寫信讓我學到的。”

“那一日,朕收到他的信,在那封信的開頭處,他照例寫了幾首詩,讓朕開心,讓朕欣慰,但卻在詩文的後麵,鄭重請求朕幫忙。”

“他在信上說,江淮百姓遭到了大水災!”

“他在信上說,十幾萬百姓快要死光了。”

“他還在信上說,那些百姓就在京師之地,然而雖在京師之地,每天照樣還是餓死人。”

“所以,他寫信求朕……”

“他說他想替百姓做點事,他說他想替朝廷招撫流民,隻要朕允許他做這個事,他哪怕散儘家資也要賑濟災民。”

“嗬嗬,這個小家夥還是年輕啊。”

“不知不覺就露出了馬腳……”

皇帝說到這裡,仿佛因為有趣而展顏。

他蒼老的容顏笑嗬嗬的,仿佛被小友的稚嫩手腕逗笑。

接下來的話,太監們聽的脊背發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