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都城。
“賈詡此人,倒也是個人物。”劉備評論了一句,轉而看向諸葛亮道“軍師,我想了一下,還是彆讓雲長守荊州了。”
諸葛亮莞爾一笑道“亮正有此意。”
關羽心有不甘,但見兄長堅持,隻能無奈道“既然軍師也有此意,那關某也無意見。”
張飛一瞪眼道“那我去守荊州好了!”
洛陽。
曹操輕笑一聲,喃喃道“好一個賈詡,原來早就看好了曹丕,竟然還在未來給我耍了個小心思,位列三公,壽終正寢,很好。”
站在謀士行列的賈詡,忙上前一禮道“丞相,屬下知罪。”
“你何罪之有。”
曹操揮了揮手示意賈詡起來,笑道“雖然我不知道未來具體發生了什麼。”
“但是以我對自己的了解,一定不會是因為你的一句話,定下了曹丕。”
“賈詡,你能排三國十大謀士行列,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而且後世人陳斌也沒說錯,自從你來了之後,立了不少大功。”
【第四名荀彧。】
【荀彧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人,東漢末年名臣,戰略家,曹操帳下重要謀士。】
【冀州牧袁紹禮待荀彧,但荀彧卻在初平二年,離開袁紹投奔曹操,擔任帳下司馬,負責出謀劃策。】
【建安元年,荀彧提議曹操迎接天子,建都許昌,也就是曆史有名的攜君子以令諸侯。】
【荀彧建議曹操先平定張繡、呂布,再舉兵與袁紹爭雄。】
【最終曹操攻破張繡,擒殺呂布。】
【官渡之戰時,曹操和袁紹僵持不下,曹操因為軍糧不足,打算退軍,也是荀彧勸阻,主張和袁紹展開決戰。】
【曹操最後成為了官渡之戰的贏家,也為統一北方掃清了障礙。】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上表勸進曹操晉爵魏公,荀彧反對,曹操因此心生不滿。】
【時逢曹操南征孫權,荀彧生病留在壽春,不久病逝。】
【荀彧終年五十歲,追諡為敬侯。】
【荀彧勸諫曹操奉迎漢獻帝,又舉賢能,出謀劃策,輔佐統一北方,功勳卓著,其反對曹操加九錫,忠心漢室。】
【時人對於荀彧的評價很高。】
【曹操荀彧吾之子房也。】
【曹植為荀彧撰文,司馬懿稱讚荀彧才略過人,算無遺策。】
【更多的人,認為荀彧輔佐曹操本意是匡扶漢室,最終因反對曹操加九錫而身死殉節,可謂忠義。】
後世實時彈幕——
“對於荀彧的死,有很多猜測,很多人認為是曹操派人下的手。”
“最後的漢臣!”
“荀彧自始至終都是漢臣。”
“先生王佐之才,何故與孤背道而馳。”
“我世代皆受漢恩,食漢祿,不與賊子為伍!你我道不同不相為謀。”
“能做曹操幕僚的都不是一般人。”
“縱觀三國,才德誌堪稱完美者,荀彧也!”
“荀彧主打戰略,荀攸主打的就是一個戰術,而且荀彧就是曹操的智囊庫,推薦給曹操的人才數不勝數。”
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