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樓上我覺得可以保留爵位,但是兵權要上交,到打仗的時候上奏,再帶兵這樣應該好些。”
“回複樓上把兵權收了就好。”
“黃子澄齊泰確實沒腦子,削藩哪有一上來就往死削的(笑哭)。”
“就是,聽這兩個傻子的話,其實不削也沒事,朱棣不會反,硬是給逼出來了。”
“人家要麼慢慢削,要麼有名有權,建文帝是真牛,直接貶為庶民,還殺。”
“回複樓上這就叫作死,我還真沒有聽說過,直接殺藩王的皇帝。”
“不是削藩呢,是給親叔叔們削戶呢(比心)(比心)”
秦朝。
嬴政被氣笑了,轉頭看了一眼“儒生氣質”的扶蘇,說道“這個建文帝當真是愚不可及。”
“竟然還敢放了燕王的質子。”
“你可不能學,這都是婦人之仁。”
“要麼不出手,出手就要雷霆手段。”
扶蘇點頭道“兒臣,明白。”
西漢。
劉邦撓了撓頭,有些疑惑道“後世華夏人說孤削藩了?有這回事嗎?怎麼感覺這麼奇怪。”
呂雉拿起文臣記錄的紙張看了看,苦笑道“妾身就覺得不對勁,這漢武帝是另有其人,您是漢高祖才對。”
唐朝。
李世民搖頭,心中腹誹道“怪不
得明朝的建文帝會被燕王取而代之,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彆的存在,他太年輕了。”
對於這種事情,李世民一直認為既然做了,就下手狠些。
殺兄囚父也無所謂。
隻要能成就大業。
建文帝狠了一半,突然又不狠了,這就是優柔寡斷,難成大事。
明朝。
朱標氣得是腦袋生疼,他怎麼就生出了一個這麼玩意,隻要是有點腦筋,也不會剛繼皇位,就雷厲風行的削藩。
這不是明擺著逼人反嗎?
本來朱棣出師無名,根本不敢反。
而朱允炆的昏招儘出,違背《祖訓錄》逼殺藩王,貶為庶人,囚禁,還把燕王的三個兒子放了回去,讓朱棣再無忌憚。
帝王空間。
朱元璋還是繃不住了,神色陰沉了下來,咬牙切齒道“燕王朱棣才多少兵力?皇孫朱允炆兵力又有多少?”
“咱就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能輸!”
直到這個時候,朱元璋還是無法接受,最終燕王朱棣取而代之,這不就是說,他定下了皇位繼承人,是草包一個。
【靖難一役,建文帝朱允炆全國可調的大軍100萬。】
【燕王朱棣起兵時八百人,掌控北平全城及周邊時最多也就兩三萬人,收了三衛有幾萬,借了寧王兵之後有十幾萬了。】
【邊打邊招募,最終兵臨南京城下的總兵力約三十萬。】
【雙方的兵力相差很多,尤其是在初期的時候。】
【正常情況下,燕王沒有勝算,這也是建文帝朱允炆大意的其中之一的原因。】